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今年政治复习很晚,大概是在十月下旬,主观题就是把肖秀荣1000题做了两遍,肖8两遍,肖4任4一遍。主观题背肖四大题N遍和徐涛必背20题的必背得分语句,任4的大题用来补充看看。今年政治除了最后一题全球化的没准备充分,其它都在复习范围之内。 个人觉得考试大纲也就是很多人说的红宝书内容太多,作用不大,我买了但是没怎么看。政治最后得分一般是选择分分数乘以2。很多人都说主观题最后突击背背就好,我认为这个还是要看个人,如果是高中是文科生,有一定基础,以前经常背书的话,这样也未尝不可。如果和我一样是理科生的话,个人建议早点准备比较好,在第一轮看资料书的时候可以适当留意下大题考点,到做肖1000题的时候可以浏览大题和答案,做肖8的时候熟读大题答案,肖4大题答案就一定要背熟了。我是那种背了就忘,忘了再背的类型,背答案时为了让自己记得牢一些,会提炼关键字背诵,并将重要内容进行默写。 政治是越到后期用时越多,建议早上晚上进行反复朗读和背诵默写,零碎时间也可以背下客观题知识要点,使记忆能够更加牢固。很多考生到了后期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政治很多内容没背,大家不要有这种担心,政治不会成为考研成败的阻碍的。可以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客观题主观题预期得分多少,然后制定好计划和分配好时间。
考研数学方面:
坚实的数学基础不可或缺,同时,适度挑战性的训练也至关重要。我曾经吃过轻视考研数学难度的亏,由于基础知识不够牢固,我在初试中险些崩溃……一旦掌握了基础知识,就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练习。虽然海量刷题并非万能,但数学的确需要反复操练以达到娴熟,解题时才能思维流畅。我当时因为害怕模拟题的难度,天真地认为考试不会过于刁钻,结果在真正的考场上束手无策,最终数学分数勉强超过三位数,与他人拉开了明显的差距。因此,只有稳固的基础加上充足的实践,才能在最终收获理想的成绩。
考研英语方面:
我在暑假前夕启动了英语学习,首当其冲的是攻克词汇关。通过研究真题中单词的出现频次来记忆,这种方式让我觉得效率颇高。暑假期间,我坚持每日下午专门抽出时间来复习英语,尤其是阅读理解,这是个关键点,需要不断操练。我个人认为英一和英二的难度相差无几,因此我两者都进行了练习。我使用的参考资料是陈正康的,效果很好。进入十月,我开始使用唐静的翻译书,它给我带来了不少帮助。至于写作,我选择了王江涛的教材,每天背诵并默写一篇文章,后期我自己构建了一些模板,经过老师的修改指导,就足够应对考试了,这样在考场上能节省很多时间。我认为英语备考并不需要额外的阅读材料,二十年的阅读真题已经绰绰有余。即使我将阅读部分做了七遍,也不敢确保全对,重要的是深入理解和掌握每一个句子、每一个选项背后出题人的意图。
考研专业课方面:
分子生物学是一个深入研究生物体内基本构成单元——分子层面的科学,它涵盖了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这些基础概念至关重要。对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要熟练掌握并能清晰描绘其详细步骤。基因突变、遗传变异、表观遗传学等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
了解细胞的基本生理过程,如信号转导途径、细胞周期调控等,这些都是分子生物学中的重要部分。特别要注意的是,细胞凋亡和癌变的机制需有深入的理解,因这部分不仅在理论上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科研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再者,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紧密相连,所以对基因工程、克隆技术、PCR、CRISPR-Cas9等现代生物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也要熟练掌握。这些技术的原理、操作流程及其实验室应用都是可能的考点。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记忆”是最有效的策略。分子生物学的知识点繁多且复杂,单纯的记忆很难长久,只有真正理解了背后的生物学逻辑,更好地记忆并应用。我建议结合教科书和相关的科普读物,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知识点。做笔记是必不可少的,它帮你整理思路,提炼关键信息。
定期复习和做题也很重要。找一些历年的试题或模拟题进行练习,这不仅检验学习效果,也帮助你熟悉考试的出题模式和答题技巧。条件允许,参加一些讨论组或者找个学习伙伴,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你会发现这种方式对理解和记忆都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