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首要的经验是,对于政治科目,实际上大部分题目都能够完成,只要事先通过模拟试题了解时间管理,切忌紧张。答题时要冷静,考试注重的不是你知道多少,而是你能展现多少。此外,务必确认好题号再作答。接下来的关键时期是从10月到11月20日,这是强化记忆的重要阶段,此时应借助《风中劲草》系列来深入理解知识点。这套书籍是对《精讲精练》的重点提炼,内容需牢记于心。我还挑选了一些重要章节的配套选择题进行练习,尤其是历年真题,因其综合性强,需要格外重视。这个阶段我也重温了所有做错的题目,以确保错误不再重犯。
考研数学方面:
首先,你可以大致浏览数学教材,不需要太过深入,旨在唤醒记忆并理解基础概念。接着,你可以逐步细读复习大全,逐节攻克。每学习一个单元后,搭配做660题来巩固。对于课本上的练习题,由于数量多且耗时,不做推荐,专心研读书本内容就足够了。在复习期间,对待错题要有策略,建立一个错题库,并时常翻阅,不要一味追求难题,确保掌握基本题目是关键。值得注意的是,数学题型相对稳定,某些题目的位置和类型几乎是固定的。同时,数学的特点是题量大,因此快速解题的能力至关重要。你的目标应是既准确又迅速地解决问题。
考研英语方面:
真题我是精读文章的,我就是一天A4纸大概3页吧,一个英译汉,一个汉译英,然后总结,从9月开始,9月到11月,每天保持,到后期,我开始把侧重点转移到之前整理的内容上,每天看整理的内容1小时,闲余的零碎时间也会看,然后每天的翻译量减少,只保持一种翻译的感觉。考试做题顺序-作文(小作文15分钟,大作文25分钟),阅读A篇(75分钟内),C篇(22分钟),B篇(20分钟),完形填空(15分钟),剩下时间检查涂卡。有的人做题顺序是先做B篇再做C篇,我这两年都是按这种方法做,第一次考研由于B篇简单,没什么问题,但今年考试新题型我用了30分钟没做完,挤占后面翻译和完型时间,加上心态有点崩溃,影响了这两道题得分。如果规定时间内做完翻译,新题型简单你会很快做完,不简单普遍分数低,同样不会影响完型作答。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的核心在于理解和分析各种信号,以及这些信号如何在系统中传输和处理。需掌握基本的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包括它们的产生、性质和变换。傅立叶分析是解析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信号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傅立叶级数和傅立叶变换,一定要熟练运用。
系统的概念是理解信号处理的基础。线性时不变系统(LTI)理论是这部分的重点,要深入理解其特性,如频率响应、稳定性和因果性。对系统函数H(s)或H(z),不仅需会计算,还要能按其极点和零点分析系统的行为。
再者,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是解决信号与系统问题的两大利器。它们将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使问题简化。卷积运算的理解和应用也至关重要,它是描述系统对输入信号响应的方式。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并重是最有效的。理论部分要多做笔记,梳理概念,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公式和定理不仅要,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实践方面,凭做题来巩固知识,尤其是大量的习题和历年真题,它们帮助你熟悉解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知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理解信号与系统,因很多实际的信号处理都是在硬件平台上实现的。结合电子技术的学习会对这门课有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