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可能是唯一一门在最后15天还能有较大提高的一门学科,毕竟肖四应该还没有或刚刚出来,各位要注意最后出来的几份模拟卷,对真题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毕竟已经涵盖了最热门的考点。政治抓热点的同时也要进行查漏补缺,同样要注意一下自己在整个政治考点中的薄弱点,建议打印一份考点大纲,然后在重点考点和薄弱考点前加符号,最后重点记忆、练习。
考研英语方面:
在考研英语领域,人们常说掌握阅读就意味着掌控全局,我对此深信不疑。因此,我将大部分备考精力投入到了研读英语真题上。整个暑假期间,我每日都会专心致志地攻克阅读理解,反反复复,直到12月大约完成了五轮。推荐使用何凯文的阅读策略解析书籍,它对提升阅读能力和解题技巧大有裨益。关键在于,要坚持阅读直至考试的最后一月,每天都要用心完成几篇文章,并可设定时间限制以增加紧迫感。完成后,务必仔细对照翻译进行校对。
考研专业课方面:
历史学基础涵盖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以及世界史等多个领域,知识面广且深。构建一个完整的历史框架至关重要。我建议先从大的时间线开始,梳理各个历史时期的脉络,再深入到每个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制度,这样避免知识点的零散和混乱。
对重要的历史事件,不仅要其基本事实,更要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影响。比如,为何会有鸦片战争?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这样的问题需深度思考和分析,不仅仅是记忆。
再者,历史学的基础也包括了对史料的理解和解读。我会花大量时间阅读原始文献,如古文经典、档案资料等,尝试从中提取信息,分析作者的立场和意图,这对我提升历史素养大有裨益。
历年真题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凭做题,我了解考试的题型、难度和出题规律,也能检验我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每次做完题目,我都会认真核对答案,分析错误的原因,并针对性地复习相关知识点。
我强调的是持续的自我反思和修正。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定期回顾笔记,整理思维导图,检查是否有遗漏或者误解的地方。我也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凭他人的观点来拓宽自有的视野,深化对历史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