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金融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大概是从10月份高等教育出版社《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出来之后才开始复习的。其实大纲解析四十多万字的容量对于我来说应该只能算作是一般,但是内容稍微比较枯燥一点,而且因为文字的表述方式很相似,也比较容易记混。但是只要把第一部分的马原看过之后,毛概和中特就比较容易了,而近代史和思政几乎没有什么理解难度。这本书我当时是配合着《肖秀荣1000题》来看的,基本上是像看课本一样的看完一章就做一章的选择题,感觉效果很不错,因为有题目的考察,所以慢慢的就把握住了看书的重点(虽然会感到几乎全书皆重点)和知识点之间的差别,也就不容易记混。因为我后期几乎没有背过什么(几乎没有捧着本书去外面背半天的经历),所以我觉得看的这一遍书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属于看书比较慢的盆友,但是看过之后记住的东西也稍微多一点,我大言不惭的把这种经历形容为“理解性记忆”并且极力推崇。故而,我觉得这两本参考书的价值非常高,曾有政治大神建议大纲解析需要看第二遍,如果有时间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这一遍过后,我又傻傻的把肖1000里面的解析题带答案全部抄了一遍,当然什么都没有记住。但是后来想想,可能潜移默化之中还是会有作用的吧。
考研数学方面:
学数学确实有些挑战性,关于数学的学习资料,我就分享一下个人的经验吧。我强力推荐汤家凤的1800题,并且我反反复复研读了复习全书,这本全书的确很有帮助,虽然难度不小,但只要耐心钻研,多看几次就会有所收获。在攻读全书的过程中,我还配合做了张宇的1000题。进入九月中旬,我开始每日一练张宇的30年真题解析,每套题目耗时三小时,完成后还会自我批阅,平均每天大约投入五个多小时在数学上。直至考研前夕,我都一直在重复练习全书和真题。我在数学上下了不少功夫,也做了很多习题。我个人觉得有效的方法是:参加一对一辅导(相信我,视频教程效果不如这个),做汤家凤的1800题,精读复习全书,以及不断演练张宇的真题全解,不断循环真题和全书的练习。
考研英语方面:
在备考过程中,作文可分为短文和长文两大部分。初期阶段着重提升阅读能力,而到了中后期则应转向作文的专项训练。建议选用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一书,此书首先涵盖了短文部分,随后是长文部分,同时适用于英语一和英语二的考生。书中不仅提供了历年真题的优秀范文,还全面讲解了各种类型的作文及其范例。使用这本书时,遵循其指导方法,大量背诵并务必动手实践,反复撰写并修改,以形成个人独特的作文架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主要涵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领域。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如消费者的选、企业的生产决策等;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个经济体的运行,包括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对微观部分,理解并掌握供求理论、效用最大化、成本收益分析等基础概念至关重要。对宏观部分,需深入理解国民收入核算、IS-LM模型、AD-AS模型等核心框架。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首先要建立清晰的概念体系。每一章的学习开始时,先整体把握其结构和逻辑关系,再细化到具体的知识点。这样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要结合实际案例去理解。比如,凭分析市场现象来应用供求理论,或者凭解读政策变动来理解宏观经济模型的应用。
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无论是课本后的习题还是历年真题,都要反复练习。解题不仅能检验理解程度,还能训练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整理错题,找出自有的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讨论和交流也是提升的重要环节。找同学一起组队学习,互相提问,共同探讨难题。有时候,别人的一句话可能就能你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