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进入十二月初,我便集中精力复习大纲内容。由于前期积累了足够的阅读量,背诵变得相对轻松。对于肖八和肖四,我仅浏览了可能出现的题目类型,并未深入记忆;幸好我对大纲熟悉,因此客观题部分为我挽回了不少。因此,建议大家也应关注肖老的预测,关键是要掌握如何应对主观题的答题策略,这样可以避免考试时的不安。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数学的复习,我复习全书看了好多遍,暑假的时候也刷了张宇的36讲,做了相应的笔记。数学这个东西参加过高考的同学都应该知道,没有一定的题量是不行的,教材只告诉了知识点,题型什么的很灵活,所以需要做大量的题目来练手。就拿我来说吧,复习全书的练习册我是做完了的,书上的例题也是做了很多遍,汤家风的1800题的基础部分我也做了好几遍,这本书倒是挺好的,对于基础比较弱的同学,可以通过做题来强化记忆,例题之间联系很大,答案也很详细。暑假的时候我又买了本张宇1000题,我想说的是有点难,暑假的时候张宇1000题应该做了2遍左右,做完这个基本上就到9月份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做历年真题了,最好买那种试卷版的真题,按照标准时间自己模拟一下,真题里面很多题目还是很基础的,有时候都感觉这题目自己能考满分,真题做了之后注意总结,你会发现常考的有哪些题目,有哪些常考知识点,还是有挺多借鉴意义的,做完几遍之后就可以准备做一点模拟题了,比如汤加风的8套卷,张宇的4,8套卷就有点难了,有点打击人,还做了合工大的八套卷,有人说曾经押到过题,可以试试。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都要重视背单词,背单词,背单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单词背得好,最后冲刺阶段会很轻松,不需要操心自己的词汇,一心揣摩阅读。做完黄皮书之后,我又买了一本的阅读(冲刺提高72篇)。我个人感觉这本书比黄皮书的难度小一点,因为到了冲刺阶段,主要的精力集中到了做真题,所以这本书并没有全部翻译。个人建议,这个时期继续做阅读是为了保持做题的感觉,不要刻意追求答案对错。同时,这个时候做阅读也是掐着时间,每篇最多15分钟,我记得自己当时基本是七八分钟一篇。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明确信号系统与数字逻辑的核心内容。信号系统主要研究的是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以及分析,数字逻辑则更侧重于数字电路的设计和分析,包括基本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这两部分虽然理论性强,但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实用性。
对信号系统,理解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至关重要,如线性、时不变、因果性等。其中,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是理解和分析信号的重要工具,需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信号的滤波、调制、解调等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需凭大量的习题来巩固。
数字逻辑方面,要熟练掌握各种逻辑门电路的运算规则,并能用它们构建复杂的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学习,尤其是触发器和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是难点也是考点。对这部分,我建议大家多动手做实验,实物电路的理解往往比纯理论更加深刻。
在学习过程中,我坚持“理解-记忆-实践”的步骤。先凭阅读教材和听课理解知识点,凭做笔记和画图帮助记忆,凭做题和模拟实验进行实践。尤其对抽象的概念,我倾向于自己绘制图表,这样既能帮助理解,也能加深记忆。
我还推荐使用一些辅助学习资源,比如网上教程、习题集和模拟软件。例如,Multisim模拟数字电路,在没有实验室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实际操作。
复习阶段,我会定期做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这不仅能检验我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高答题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