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国际关系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每天有时间就会复习看书,政治后面几章内容比较好看,而且我平时又喜欢看一些历史,所以比较容易,十月底左右把精讲精练看完一遍。因为肖秀荣八套卷也就是平时说的肖八十一月中旬才出,所以我又把之前一千题上的错题过了一遍,还做了历年真题的选择题。肖八出来以后就开始做肖八了,不要过分在意分数,肖大也说过,肖八主要是查漏补缺,所以难度会比真题稍微大一些。
考研英语方面:
到了九月中旬,我已经大致完成了所有真题的初次研习,接下去我将进入第二轮的真题钻研。这一阶段,我会深入探究每道试题的设计意图和每个选项的特点,通常都是侧重于细节的理解。我尝试在不查阅答案解析的情况下,从原文中找出正确答案的依据,反复总结规律。其实,当你多次接触真题后,你会意识到它们都有一定的模式可循,题目中的关键点往往在文中早有预示。此时,我开始按照套卷的形式进行练习,计划每隔四天完成一套(共计九套),第一天做题,第二天分析前两篇阅读,第三天处理后两篇阅读,第四天则专注于完形填空和翻译。尽管由于第一轮的仔细学习,你现在可能还记得一些答案,但这无妨,此阶段的目标是领悟命题人的思维方式(目标是看到每一道题,就能立刻识别其题型。)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政治学概论》,这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它涵盖了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思想等多个方面。在学习时,我首要的是理解每个概念的基本含义和内在逻辑。例如,政党的性质、功能,民主的类型和实现形式等,都需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理论依据。我还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凭分析新闻事件或历史案例来加深理解。定期复习和做题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帮助巩固记忆,并训练答题技巧。
对《国际关系史》,我认为关键在于把握历史脉络和重要事件的影响。从19世纪末的欧洲列强竞争到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再到冷战后的多极化趋势,每一个阶段都是理解国际关系演变的重要节点。我建议大家在学习时,先构建一个时间线,填充各个时期的事件和条约,这样有助于形成全局观。理解大国间的互动关系和战略决策,以及这些如何影响全球格局,也是很重要的。阅读原著和研究论文能帮助更深入地理解这些复杂的历史动态。
在具体的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笔记整理是非常有效的。无论是政治理论还是国际关系史,我都习惯于做详细的笔记,包括核心观点、重要事件、关键人物等,这既是对知识的梳理,也是后期复习的重要材料。讨论和交流也很有帮助,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不同的视角往往能带来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