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方面,9月中旬开始准备(前提是你的英语和专业课学的都还好,如果英语和专业课不好的话就一定要提前准备,尤其是英语,专业课在平时上课好好上就问题不大,英语是慢功夫,不过也不用每天费劲的学,只要安排好计划,每天都背一点单词,每天都做一点题,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就好,切忌英语不要用大段的时间来复习,而是零碎的时间。)。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刷了一遍,政治大纲刷了一遍,风中劲草刷了一遍,没有刻意背诵,最后肖秀荣的讲真题刷了一遍,形势与政策方面随便看了看,因为我是文科生,选择题想来凭感觉,所以政治没有花太多时间,大题方面也只背了肖秀荣四套卷,我们这一年奠定了肖老师在考研政治中的领导地位,五题全中。
考研英语方面:
提升阅读速度的关键在于,要有意识地挑选各种不同领域和主题的英文文章来阅读,把它融入日常生活,不仅仅限于备考时。当你可以自然而然地理解一篇文章,哪怕只是大致领会意思,这比生搬硬套的方法要高效得多。进入12月,留给我做的真题只剩下最近两年的,我打算把这些保留到最后用来模拟考试,因此一直没有动它们。于是购买了张剑的最后五套试题集。这套试卷可让我吃尽苦头,有一次阅读部分竟然只答对了5或6题,照此下去,得分可能连40分都达不到,当时我失落了很久。但看到论坛上其他人的情况也类似,我就释怀了。在最后两周,我完成了最近两年的试卷,平均错误大约3题,带着期望达到60分以上的心态,我步入了考场。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物理学史,这不仅仅是一门关于科学知识的学科,更是理解科学精神和发展脉络的关键。物理学的发展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探索的历史,从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到牛顿的三大定律,再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每一个理论的提出都是科学家们对自然界的深刻洞察。深入理解这些历史事件背后的思想进程,比单纯记忆知识点更为重要。我的建议是阅读原著,如《科学史上的伟大瞬间》等书籍,配合讲解性的教材,如《物理学思想史》,这样更全面地了解科学家们的思考方式和理论构建过程。
综合物理是对基础物理知识的综合考察,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多个领域。这个阶段的学习需有扎实的基础,对每个领域的核心概念、公式和定理要有清晰的理解。我推荐使用《大学物理》系列教材进行复习,这本书系统性强,例题丰富,非常适合巩固基础知识。做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凭大量的练习题,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我还经常参加讨论小组,凭与同学的交流,我能发现自有的盲点,也能从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这是非常有益的学习方式。
在备考过程中,我坚持每天固定的学习时间,早上用于阅读物理学史的文献,下午则专注于解决综合物理的问题。每周都会有一两天的整合时间,我会回顾一周所学,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这样的节奏我既能保持对两门科目的熟悉度,又不至于感到压力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