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文化产业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作为理科背景的学生,刚开始着手准备政治科目时,我确实感到有些困扰,大约在8月底我才正式启动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部分几乎占据了我一半的学习时间,以至于后续内容没能充分复习,我就匆忙步入了考场。因此,关键在于合理规划时间,每一门学科都要分配充足的时间。别总是误以为时间充裕,实际上光阴如箭,越是临近考试,你会感觉时间流逝得更快。最终,你会发现时间远远不够用。起初,我阅读了《肖秀荣考研政治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每个部分学习完后,我会做相应章节的1000题,并根据答案在书上做标记,突出重点,以便于后期复习查阅。这个初步阶段的大约在9月底告一段落。初次通读时,我侧重于理解整体框架,理清知识脉络。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的特点在于考察对单词掌握的深度,即一词多义,核心词汇在5500左右,真题超纲词占到试卷总单词量的5%。考研英语的学习是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滴水石穿,每天保持对单词的复习,每天做2篇阅读(正确率不是关键,关键在于通过反复练习,熟悉自己的解题思维,保证能快速找到题目对应考察点,总结出全文主题,而不被浩茫茫的从句、修饰词所干扰)。给大家分享我突破速度的经验:在于视域。就是说,以前慢的时候,一句话基本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翻过来,然后消化是什么意思。快起来的时候,直接找到句子的主、谓、宾语,眼睛是一扫一句话的。还有熟悉了英语的段落分布以后,一些不重要的句子扫一眼就过去了。我也没有什么语法基础,就是做多了,就有经验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中国语言文学是我深入研究的基础。这个科目涵盖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多个领域。在古代汉语中,熟记词汇、理解句式是基础,诗词歌赋的理解和鉴赏则需更多的文化素养。对现代汉语,语法和词汇的掌握尤为重要,这需大量的阅读和实践。至于文学部分,要关注各个时期的主要流派、代表作家及作品,理解其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我个人的方法是多读书,做笔记,结合课堂讨论,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文化产业与戏剧影视艺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科目。它要求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这个科目上,你需熟悉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理论框架,戏剧影视艺术的分析和鉴赏能力也不能忽视。我会定期观看经典剧目,分析剧本结构,理解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尝试撰写评论,提升自有的理论表达和分析能力。
在备考期间,我坚持每日定时复习,保证每个知识点都有足够的接触时间。我也会参加一些学术讲座或研讨会,拓宽视野,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模拟试题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你熟悉考试形式,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