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理论复习材料主要包括:肖秀荣的知识精要概述、1000题集、历年真题解析、考点预测背诵本、形势与政策指南、8套模拟卷、4套模拟卷,以及任汝芬的4套卷。我在十月底才开始着手复习政治。对于主观题部分,我重复做了两次肖秀荣的1000题,以及两次肖8,一次肖4和任4。重点背诵肖四的大题多次,并牢记徐涛的20个关键论述题,同时利用任4的大题来拓宽视野。今年的政治考试,除了最后一道题目准备不足,其他都涵盖在复习范围内。
有人认为考试大纲即常说的“红宝书”内容繁多,实用性不高,虽然我购买了但并未深入阅读。通常来说,政治分数大约是选择题分数的两倍。许多人推荐主观题临考前临时抱佛脚,但我认为这取决于个人情况。如果你有文科背景,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这种方法可能适用。然而,像我这样的理科生,建议提前开始准备,在初次研读参考资料时注意潜在的大题考点,做肖1000题时熟悉大题及答案,肖8则需熟读大题解答,而肖4的大题答案必须烂熟于心。由于我记忆力较弱,我会提取关键词来背诵,并尝试默写重要信息以加深印象。
随着复习进入后期,政治学习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建议早晚安排大声朗读和默写,间隙时间也能回顾一下客观题的知识点,以巩固记忆。许多考生临近考试会感到时间紧迫,担忧来不及背完所有内容。其实不必过于焦虑,政治成绩不会成为决定考研成功与否的关键。设定合理的期望值,比如预计选择题和主观题能得多少分,然后规划好时间和复习进度即可。
考研数学方面:
最初,我选择的是李正元的全套高数复习资料(那本封面呈粉红色的)。这本书内容丰富且全面,尽管许多人倾向于使用李永乐的版本。按照教学大纲,我仔细研读了教材并分析了历年试题的样式,很快就掌握了考试可能出现的题目类型、难度和关键考点。这个过程也帮助我提升了自我学习的纪律性和训练了我的专注力。后来购买了李永乐的真题集及其详解,我一丝不苟地完成了每一组练习,并深入理解每一个解答。遇到困惑时,我会向教师求助,他们非常尽职,无论我提出什么问题,都会详尽地为我解答。
考研英语方面:
背单词,我觉得就是混脸熟。就是不停的刷,混脸熟,这个基础是我利用课余时间做的。一天刷500个单词(只是刷单词,混脸熟),前期很慢,后边越来越快。刷了三四遍,没看到一个单词我就能相应的想到一幅画面,知道大致意思。单词就这样利用课余时间背了三个月,每天一个多小时。到后期很少看单词,就是做真题时遇到生词感觉会用到的在加深记忆。真题从97年开始反复做,我也忘了做了多少遍了,但是要记得留几套给最后一个月模考。有的人会采用翻译阅读的方式来复习,我试过一天就放弃了,觉得太浪费时间,具体还是看个人哈。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基础理论是核心。这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模型。例如供求曲线、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分析、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理论等。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基本理论,是你解答各类问题的基础。我建议使用曼昆或者萨缪尔森的经典教材,它们阐述清晰,例子生动,易于理解。
深入理解并掌握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知识。作为互联网金融专业的学生,你需对金融市场有深度的认知,包括金融工具、金融市场运行机制、货币政策以及金融风险等。也要关注互联网技术如何改变传统金融模式,比如P2P借贷、区块链、大数据风控等新兴领域。
再者,数据分析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经济学研究往往离不开数据,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学习至关重要。掌握基本的统计概念,如均值、方差、相关性等,并能用Eviews或Stata进行简单回归分析,将使你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游刃有余。
,实践应用是提升的关键。凭阅读经济学期刊,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动态,提高理论素养和洞察力。参与学术讨论、模拟实验或者案例分析,能够帮助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持续的自我学习和反思。经济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新的理论和模型层出不穷。保持对新知的好奇心,定期回顾和梳理所学,会知识体系更加扎实。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期复习、做笔记、模拟测试,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