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7月份暑假回家后买的肖秀荣全套,当时就自己一章章的看,但效率特别低,所以看了一点就放弃了,9月份回学校后,才正式开始复习,上完一节课做一章题。由于哲学需要理解的东西较多,所以花的时间多一点,还好老师讲的通俗易懂。所以!!!建议第一遍看政治就直接跟着老师讲的走就可以,因为自己看抓不着重点,也效率低!!这是第一遍,第二遍就是边做题边背诵,在做题过程中找自己遗漏的知识点。风中劲草出来后,就马上买回来开始背了(风中劲草要早订,这样到手就早)。也是给自己每天订任务,几天背完一章,一天至少背多少,一定要逼自己完成任务,不要总觉得时间够用!!最后时间是很紧张的!!!我真题是在复习完第一遍,第二遍也开始后才开始做的,其实就是感受一下难度和出题风格。之后肖秀荣八套卷和四套卷出来后,都买来开始做,就当模拟题做,选择题、主观题都做。八套卷中一道近代史的题就是今年的原题,但我很多同学都没做八套卷的主观题。最后冲刺时,背的阮烨的18道题,主要是给自己增加一些答题的套路,这样你真碰上了不会的主观题你也可以把相关的内容往上写。政治选择做好了,分就不会太低。
考研英语方面:
如果要重新接触英语并找回感觉,我会建议挑选一本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无需过于深入,做题、看答案,关键是理解解析,找出错误所在。我个人使用的是考试虫的阅读部分,包含四篇阅读和一个新题型,前三篇相对简单,第四篇稍难,仅作为练习阶段使用。对于张剑的150篇,我不太推崇,我购买的基础训练篇虽然题型与真题有些相似,但有时答案缺乏信服力,因此只完成了一些单元。而提高篇据同学反馈,生词量较大。我在八月开始做起1991年的真题,直至2000年前的都当作练习,因为它们比其他参考资料更为可靠。首先做题,查看准确率,接着分析错误选项的成因,一直做到2002年。然后回头再做一遍。我的方法是逐句翻译,大致在原文上写下含义,对照标准译文校对。这个步骤很耗时,但很有益处。刚开始翻译时可能会感到困扰,但坚持下来,几年后你会看到显著的进步,同时提升了翻译技能,无需额外花时间练习。完成1992-2002年的翻译后,我转做2003-2008年的真题,同样流程,但在翻译上更加自如,尤其是2005年后,只需处理少数复杂句子,翻译准确度和理解阅读答案的能力大幅提升。我预留了最后三年的试题用于最后一个月的自我评估。这样做完一轮,你会发现第一轮的答案已淡忘,所以请放心大胆地做真题。在第二轮中,重点是分析题目,探究正确选项为何正确,错误选项为何错误,错误类型是什么。同时分析文章结构,划分段落,理解每段主题。此轮结束后,开始第三轮,快速浏览文章就能把握整体框架,继续做题。实际上,若能每天专注投入,加上词汇记忆,时间并不会过多。所以提前开始真题练习并无坏处!最后一轮,我会大声朗读真题,边读边思考文章结构,增强阅读感。最后提醒,在最后一个月集中精力准备作文的同时,切勿忽视阅读,至少每日要阅读一两年的真题。这种方法可能费时费力,短期内成绩进步不显,但从我和周围同学的实际经历和最终分数来看,确有一定成效。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来谈谈数学分析。这是一门深入研究实数、函数、极限等基本概念的课程,其深度和广度都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认为,理解并掌握数学分析的关键在于“严谨”和“细致”。对每个定理,不仅要熟记它的表述,更要理解其证明过程,这是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环节。对极限、连续性、微分、积分等内容,要凭大量的习题训练,不断深化理解。定期回顾,巩固基础,是防止遗忘的有效方式。
高等代数则更注重抽象和结构。它主要探讨线性空间、线性映射、特征值等问题。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模式识别”和“归纳推理”能力非常重要。你需理解向量空间、基、秩、行列式等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做题时,尽量尝试多种解法,这有助于开拓思路。高等代数中的很多理论都源于几何直觉,结合图形理解帮助你更好地把握抽象概念。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发现,定期参加讨论组或者找到学习伙伴非常有帮助。大家一起讨论难题,共享解题策略,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利用网络资源,如Coursera、Khan Academy等在线教育平台,也能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讲解。
至于复习阶段,我建议提前制定计划,按照章节进行系统复习,做一些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自有的努力,坚持到底,胜利就在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