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话,主要就是靠背,一战时我自认为是文科出身,很多相关的内容高中就学过,所以没有很认真地对待,总之对于政治我用的是背这种最笨的方法,应该也是考研人最无奈最有效的方法。政治背过的内容有积累后,每天相应地做相关的选择题,能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我用的是肖秀荣的1000题,第一遍也用铅笔做,全部做完后擦掉重做。第二遍做完标出做错的题目,并在大纲解析中划出相关内容,之后重点看。第三遍着重做原先做错的题,加深象,并且也节省了时间。政治复习我是从九月末开始的,太早开始容易把背过的东西忘掉,也浪费了时间。临近考试除了做选择题外,我也练了主观题,这有益于在考场上有做题的手感。
考研数学方面:
我主要说一下后期数学的复习吧,全书第三遍搞定后,基本上就不看全书了,把它留下来当字典用,做题时碰到不熟的知识点再翻下全书。最后两个月就是做李永乐的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了,也是模拟真实考试那样,早上抽出3个小时来做,一套一套做下来,并且把不会的认真分析,直到弄懂为止。
考研英语方面:
我已经熟记了两本词汇书,分别是蓝色封面的和何凯文编的1575词汇。在你们记忆单词时,务必提高效率,避免浪费在单词上的宝贵时间。关于阅读理解,我从四月份起就着手做2005年至2015年的历年真题,通常每天下午攻克一篇。做完后,我会首先摘录生词到笔记本上,接着核对答案,检查哪些题目出错,并依据解析找出错误根源。我在解题策略上大致按照题目的指引,因此积累了一些解题技巧。据我所知,购买一本高质量的真题阅读指南很有帮助,可以学习其中的解题方法,不管怎样,目标都是一致的,即提升阅读分数。如此一来,我每周能完成大约一年份的阅读真题,并且会对文中复杂句子和重要短语进行整理。有些同学尝试全文翻译,但我认为这太耗时,所以我没采取这种方式。我做阅读练习的目的就是应对真题,所以挑选资料时,只要有最近十年的真题就够了。最终,我总共做了十年真题三次,到了备考后期,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训练解题速度和时间掌控。一个小建议:尽可能在下午进行英语学习,因为考试也在下午两点开始,务必要使大脑适应这个时段,保持清醒并激发阅读的专注力,否则在考场真的可能会昏昏欲睡。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材料力学的理解,必须明确它是一门研究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和破坏规律的学科。它的核心内容包括应力、应变、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基本概念,以及这些概念在各种结构和构件中的应用。
在复习过程中,基础理论的学习至关重要。要深入理解胡克定律、欧拉-伯努利梁方程、虎克定律等基础原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掌握截面法、积分法等解决复杂应力状态的方法,这对解决实际工程问题非常有帮助。
实例分析和计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凭做大量的习题,提高对材料力学理论的应用能力。对复杂的受力情况,要学会利用简化模型进行分析,比如用二向或单向应力状态来近似实际的三向应力状态。定期自我检测,凭模拟试题来检验自有的理解和解题速度。
再者,实验部分也不能忽视。材料力学实验帮助直观地理解材料的性能,如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参数的测定,以及观察材料的屈服和断裂过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材料力学的理解。
对考研,历年真题的研习是提升成绩的关键。凭对历年试题的研究,了解出题者的思路和常考点,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模拟考试环境进行练习,提高考场上的应对能力和时间管理。
持续的学习和思考是贯穿整个复习过程的主线。材料力学并非一蹴就的学科,需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深化理解。遇到难题时,不要急于求解,是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这样不仅能解决问题,也能锻炼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