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药物毒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复习周期:8月前花的时间不要太多,主要学习一下马哲和近代史等,9月份就要开始系统的学习了,这时候就是看大纲,刷1000题,我刷了三四遍,命中率还算满意,等到8套卷出来就可以用来做模拟,看看自己的选择题究竟能拿多少分,然后查漏补缺,其中的分析题也可以看看,学习一下答题思路,等4套卷出来(基本已经12月上了),就要认真做模拟,分析题全部背诵。
考研英语方面:
接下来谈谈英语复习,其实策略相当简单,无非是记忆单词和练习阅读,尤其是历年真题。我在整个复习期间,每天都坚持使用何凯文那本较薄的词汇书,早晨过一遍,晚上再回顾一次,无需死记硬背,持续至考研前一天。我认为这是我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至于阅读理解,在11月前,除了单词和真题阅读,别的都可以暂时搁置。英语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和反复练习。初期,我同步进行单词和阅读的训练,选择的是1990年至2004年间的真题阅读。我会确保彻底理解每篇文章和每个句子,前一天完成并理解后,次日早晨再朗读和回顾。即使记不住所有内容,这个步骤也要坚持执行。此外,每日我还额外完成约两篇张剑的阅读150篇作为模拟训练,旨在保持阅读速度,不必过于深究细节。自暑期起,我开始做2004年至2019年的真题,按部就班,每天一篇或两篇,反复练习直至考研前夕。务必关注错误选项与正确选项的区别,从中寻找规律。这个技巧听起来抽象,但多做几遍自然就会明白。我一共做了六遍真题,最终在考试中四篇阅读全部答对。当然,适量的模拟题是必要的,我个人推荐张剑的阅读150篇(分基础和提高两部分),我仅完成了提高部分,效果不错。进入12月,我开始尝试一些英语模拟试卷,模拟实战考试,控制好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基础医学综合”涵盖了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多个基础医学学科,这就要求有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对生物化学,理解并代谢路径是关键,特别是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我建议使用图表和流程图来帮助记忆,结合实例加深理解。生理学部分,掌握人体各系统的基本功能和调节机制是基础,例如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心血管系统的调节等。病理学则需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形态结构改变,与临床联系起来,更直观地理解病理过程。
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配合实践。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来检验自有的理解和记忆程度。尤其是对生理学和病理学的计算题,需多加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实验原理的理解也非常重要,理解实验设计思路和数据分析方法,帮助在实际研究中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
再者,复习时要有侧重点,但也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基础医学的知识点繁多,每一个小知识点都可能出现在试卷上。我推荐使用思维导图或者笔记的形式,将每个学科的知识点梳理清晰,形成知识网络,便于复习和查找遗漏。
持续的学习和定期的回顾是保持知识鲜活的关键。我习惯每天设定一定的学习目标,并在晚上进行复盘,看看哪些地方还需加强。保持好的作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确保大脑在最佳状态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