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土木水利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开学后,我开始复习政治,买了肖秀荣的全套资料,精讲精练主要是理论知识,当我看完一遍后感觉是,讲了啥?不记得啊!因为知识点很多,所以第一遍看完后没什么印象,问了身边的朋友,大家都是这种状态,所以如果你们看不懂也不用焦躁。政治基础不好的朋友,理论知识有必要看一下,尤其是马原,基础好的朋友,毛中特,近现代史,思修都可以不用看,后期直接背诵就行。政治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得多选者的天下!政治多选题很重要。单选和简答题大家拉不开距离,主要是看多选题做得怎么样,所以复习时一定要多练习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尤其是多选题,尤其是多选题!!!我当时做了肖秀荣的1000题,做了两遍。政治还有时政部分,这一部分时效性很强,主要是考察国际、国内的时事政治(就是国家政策、方针、重要会议等),我的老师最后冲刺的时候把重点中的重点讲了一些,还说了答题技巧,对这一部分的复习有一定的帮助。到了后期,各种模拟试题涌现,我用了肖秀荣的八套卷、四套卷,大家一定要用这两本书,答题直接背诵!我还做了蒋中挺五套卷,也有压中的题,所以大家可以做一下,题做多了没坏处啊。另外,跟大家交代一下,政治大纲没啥用,完全不用买,推荐“风中劲草”给大家,知识点总结的很不错,可直接背诵,应付选择题,部分简答题。总之,政治就是靠背诵,复习不必过早,合理安排好计划复习即可。
考研数学方面:
3月-5月,看本科教材,同时刷一遍《复习全书》。总之,第一阶段看看本科的教材,对基础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刷一遍《复习全书》,可能有许多不会的地方,标记出来即可,第一阶段不必要求自己强行突进。从12开始真题就是王道,我用的是李永乐真题解析。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词汇,我曾投入大量精力认真背诵单词书,完成六级考试后再看考研词汇时,发现很多词似曾相识,这让我感到宽慰,减少了复习的压力。最初,我选择了红宝书作为考研词汇资料,刚开始背第一个单元时,感觉极其困难。不仅单词陌生,就连每个句子的理解也让人头痛。我逐句翻译并标注生词,平均下来,完成一个单元要花一个多小时。在做好这些基础工作后,我开始尝试默记单词,并朗读句子。这个过程虽然漫长,但优缺点并存。红宝书的问题在于,即使你以为记住了单词,一旦放在不同的语境中,却又变得陌生无比。而考研英语对单词含义的理解要求很高,这让我在做阅读时有时会感到之前的单词似乎都白背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亲手摘录出那些初次看到就无法理解含义的句子,以提高自己根据上下文理解单词的能力。尽管如此,那段用最原始方法背单词的经历对我后来学习英语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接着,我使用了朱伟的《恋练有词》,这是我唯一一本从头到尾完整学完的单词书,也是我想强烈推荐给大家的。这本书按照单词分类,列举了它们在历年考研真题中的各种含义,结合了记忆单词、培养语感、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等多个方面,十分实用。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关键。结构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其核心在于对结构受力、变形以及稳定性等问题的理解。你需牢牢掌握静定与超静定结构、弹性与塑性问题、刚体静力学、平面杆件结构分析等基础知识。这些概念不仅是解题的基础,也是深入研究的基石。
公式记忆与应用要并重。结构力学中涉及大量的公式,如欧拉-伯努利梁方程、虚功原理、位移法等。单纯的背诵并不能保证你能灵活运用,需凭大量习题来巩固。做题时,不仅要追求答案正确,更要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这样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快速找到解决路径。
再者,重视实验与实例。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更能加深理解。参考一些经典的结构案例,比如桥梁、高层建筑等,分析它们的结构设计和受力情况。有机会,参与实验室的模型实验,亲手操作,会更直观地感受到结构力学的魅力。
画图能力不可忽视。结构力学中的许多问题都需凭画弯矩图、剪力图来辅助求解,清晰准确的绘图能帮助更好地理解结构的状态,并提高解题效率。
持续的复习与反思。学习结构力学不是一蹴就的过程,需反复练习,不断巩固。每次完成一道题目或一个章节的学习后,都应进行回顾,思考自有的理解是否到位,哪些地方还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