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财政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八月份开始看徐的超级红宝书,仅当阅读材料;1000题的做法是先凭印象做一章题,看对应一章,之后凭印象检查所做的题,对答案,看讲解,这一阶段完成后基本对政治整体和选择题出题位置搞清了。而后红宝书出现,读红宝书——真心难读,看了之后各种困,好在前期工作有一定积累,读起来还算通畅,看过之后再来一遍并画出自己认为的重点;之后买的小草,看要点,看了两遍,对应着上述1000题做法来了一遍。之后小草的要点一遍,做过的错题扫一遍。基本到了最后一个半月,各种模拟题蜂拥而至,半个月的模拟题磨炼,完了就是背时事、看大题。
考研数学方面:
本人刚开始看数学是去年三月份正式开始,我是一直跟着复习规划走的,上课的时候认真做笔记,课后就把我的笔记在反复看看,然后把复习全书上对应章节的习题认真做一下,不会的就去问老师,这样一轮下来基础打的十分扎实,后期做真题就省事儿了不少。需要注意的是数学要早点开始看,一定要早!这样能多过几遍。最后刷题阶段最好能有个错题笔记本,再不济也要用红笔把做错了或者不会的题标记下来,最后阶段刷几遍。
考研英语方面:
我最早着手准备的是英语,因为它对所有专业都是必考科目。早在四月份,我就购买了朱伟的《恋恋有词》,因为我向来不喜欢背单词,以往备考四六级时都没有特意记单词,所以我提前开始了这项任务。每日,我会完成一篇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练习,并且持之以恒。每天的词汇量我控制在一个单元,毕竟记忆单词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早些开始总是有益的。此外,我每天都会跟进度做一道复杂的长难句解析,同时不断积累作文素材,每周撰写一篇作文并请教师指导,这对我帮助极大。至于完形填空,我认为不必过多练习,顺其自然就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国家经济运行的大局。从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开始,要掌握GDP、NDP、NI等概念及其计算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接着,IS-LM模型是理解和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关键工具,要熟练运用它来解释利率、投资、消费与货币供应的关系。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如 Mundell-Fleming 模型和浮动汇率制下的政策效应也需深入理解。
微观经济学则更侧重于个体决策行为。供求理论是最基础的概念,要学会用它来分析市场均衡与价格决定。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效用最大化、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线等是微观的基础,务必扎实。厂商理论中,利润最大化原则、成本曲线、生产函数等也是核心内容。特别地,市场结构部分,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的特征及定价策略需深入研究。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比记忆更重要。经济学理论往往有其内在逻辑,理解了这个逻辑,很多知识点就能自然。多做题是提高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无论是课本后的习题还是历年真题,都应反复练习,以加深理解并提升解题速度。案例分析也很重要,凭实际例子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
对宏观经济学,构建模型和理解模型变动的过程是关键,需经常画图帮助理解。微观经济学则需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尤其是优化问题的解决能力,适当复习一些微积分知识会有帮助。
阅读经典经济学教材,比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或者曼昆的《宏观经济学》,这些书籍能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深入的理论解析。关注最新的经济动态和学术论文,这样既能了解实际应用,也能了解到学科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