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9月-10月,精讲精练和1000题第一遍,这一遍要过的细一些,为了以后复习能更省事。10月中-11月中,风中+肖1000第二遍,小草这本墙裂推荐,花花绿绿的很好看,把大纲的重点都摘出来了,强迫症还一章一章做了比对把我认为重点的补充到小草上之后就弃了大纲。做1000题你会发现真的有些题错一遍错两遍真的还会错第三遍。12月开始政治的比重逐渐加大,各种押题资料也都出来了,主打肖8肖4,其他的蒋5米3任4,20题(时间不够看了一半)也是抓到就做,把常错易混的记下来,考前一天再过一遍。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核心始终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课本是必读的,因为近年来很多证明题都是从书中的例子演变而来的。数学考试趋向于深入基础细节。全面复习资料至少要看两次,每次都要深思熟虑每一道题。第一次浏览时可以交错着做一些660题,这些小问题非常典型,涵盖了一些精细的知识点。初次复习可能会耗时两到三个月,进度慢没关系,重要的是理解消化。第二次复习就会快很多,大约一个月左右,主要关注基础、重点内容以及之前的错题。有的人习惯整理错题,虽然这是个人的学习风格,但也相当耗费时间,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来说,错题可能会像满天繁星一样多,因此建议直接在书中标记错题,如果真的想整理,完成一轮真题后再回过头来做更具体的目标性整理!真题务必做两遍,第一次要在三小时内完成,记得控制时间!第一天用于答题,第二天用于核对答案并整理,这样大约一个半月就过去了。当你做完真题后,你会发现每年的大题基本上围绕着相同的知识点。第二次做真题时,专注于按照知识点划分的部分,以巩固这些知识。至于模拟题,我一直选择6+2,当然你可以尝试其他题目,但如果难度过高,则不太推荐,因为考研试题不会过于复杂,关键在于扎实的基础和计算技能。所以,在做题和计算时,一定要亲自动手,减少错误,你的分数自然会上升。
考研英语方面:
针对词汇学习,在考研英语中,阅读理解至关重要,占据了大约60分(满分100)。只要能认出单词的意思即可,无需掌握其拼写。你可以考虑看看朱伟的《恋恋有词》,内容可能稍显丰富,我当时只看了30个部分,感觉太多就没继续了。现在已经接近4月,建议挑选10个单元浏览一下(轻松观看,不必做笔记,就像追剧一样)。如果非常想专心背单词,那就分配四分之一的英语学习时间来做这件事,但不宜再多。进入最后半个月,依然保持稳定的节奏,逐步剖析历年的真题阅读。对于完形填空、新题型、翻译等部分,我只完整做了6套。相信只要你将阅读理解深入理解,其他题目自然也会迎刃而解。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如何收集、分析、解释和展示数据。对专业言,它不仅是基础工具,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复习阶段,我强烈建议大家首先要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如变量、分布、概率、假设检验等。这些基础知识是构建统计思维的基础,也是解题时的“砖石”。
统计学的核心在于实践。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只有凭实际案例真正理解其运用。福州大学的课程设计中,往往会有大量的实例分析,熟悉并能灵活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是必不可少的。我建议大家多找些实际数据进行操作,如使用SPSS、R或Python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这样既能提升动手能力,也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再者,重视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的理解。这是统计学中的重难点,也是常考点。要清楚理解它们的基本原理,学会如何设定零假设和备择假设,如何计算p值,以及如何按结果做出决策。对不同分布下的参数估计,比如正态分布、t分布、卡方分布等,也要有深入的理解。
别忘了关注统计学的最新发展。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非参数统计、机器学习等新兴领域逐渐受到重视。虽然考试可能不会直接涉及,但是了解这些前沿知识,拓宽视野,也有助于你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保持敏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