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不必过早准备,因为你记忆的速度赶不上遗忘的曲线。我是在快十月份开始准备的。做选择题,刷蒋的《800题》和肖秀容的《1000题》。我喜欢制定学习计划,每天完成需要完成的任务。11月份之前主攻选择题就行,一定要把不会的知识点都搞懂。选择题我刷了基本两遍。就是要多看书!把错了的题彻底理解清楚!把错题的解析都写在原题旁边。其实历年真题只是让你了解出题人思路,但绝对不会重复出现,所以做一遍就好。大概11月份后开始看大题,看真题中出现的大题,尤其要看答案解析,仔细研究如何答到点上,如何得高分。然后开始做蒋、肖的练习题,《肖四》、《肖八》是一定要做的,并且要结合时事背会大题。今年政治大题肖押中的还是蛮多的。大题不要太担心,剩下最后一个月背就足够。(我当时由于时间紧,剩十几天背的)政治的重头戏还是在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选择题的对错会跟别人拉开很大差距,一定要重视!!做到先理解后记忆!再者,有些地区公共课压分严重,政治决定你是否可以上一个好学校。所以一定不可以掉以轻心,忽视政治的复习。
考研英语方面:
我推荐的是完整地进行试卷练习。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倾向于分散做英语题,可能今天专注几篇阅读,明天则处理几篇填空。这种方法在早期的学习阶段或许有益,但并不适用于后期的复习阶段。当我复习英语时,最鲜明的感受就是头昏脑胀,极度的头昏。刚开始还行,做到后来思维就停滞不前了。原因就在于平时我一直分开做题,即使在冲刺阶段也仅是每隔两天才完成一套试卷。这种训练强度远远不够。考研不仅检验你的知识掌握程度,更考察毅力和专注力。如果没有平日高强度的训练,考试中很难表现出最佳状态。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学基础综合这个科目,理解并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至关重要。这包括教育的本质、功能、历史发展、教育制度等基本概念,以及教育家如杜威、皮亚杰、弗洛伊德等人的教育思想。这些内容构成了教育学的基础框架,需有深入的理解和思考。我建议凭阅读经典原著和相关教材,形成自有的理解和见解。
课程设计与教学法是另一个重要部分。你需了解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应用,比如直接教学、探索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并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步骤也需熟练掌握,这是未来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技能。这部分凭阅读教育实践类书籍和论文来深化理解。
再者,教育心理学也是考试的重点。需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如何按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效教学。这里推荐阅读一些心理学大师的作品,如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或是加涅的学习层次模型,这将有助于你在答题时提供更深入的视角。
别忘了关注教育政策和社会影响。中国的教育改革历程、当前的教育热点问题,如公平教育、素质教育等,可能会出现在论述题中。保持对教育新闻的关注,参加一些学术讲座或研讨会,帮助你拓宽视野,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除了广泛阅读,还需进行深度思考和定期复习。做笔记,整理思维导图,模拟答题都是有效的学习方式。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激发新的思考,也能互相激励,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