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这块我真是有发言权,虽然政治拉分不大,但是容易拖后腿,政治建议出了大纲后开始复习,大纲大概九月中出,出了后,请迅速购买,时间宝贵。然后仔仔细细的看一遍大纲,我当时规定是每天看30页,第一部分马原比较难,每天二十页,争取每句话都看到看懂。看完之后,开始做配套的1000题(每天同步做)。做完对答案,把每道题和每道题的解析再看一遍(心里默记),特别是错的题在大纲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虽然后面你不会再有时间看大纲,但是画得过程就是记忆。总之,你从复习政治的那一天开始就要开始记忆,千万别拖到最后。看完大纲做完1000题之后大概就到10月中旬了,对,我之所以这么计算每天看的页数,就是掐准复习的节奏。接下来就开始找一本类似1000题的练习题了,个人推荐的选择有大纲解析配套的习题册或者风中劲草。这次就可以快速刷一遍题了,刷题就是记忆,重要的事说一遍,做错的题一定要返回大纲或者看解析弄懂。大概十一月上旬就可以结束刷题了,十一月非常关键,因为你要再刷一遍1000题,看一到两遍风中劲草背诵版知识点,做完肖秀荣八套卷,看一遍肖秀荣的时政小册子。十二月就是题海战术,把所有你能找到的模拟题都买来做,做选择题,最重要的当然是肖爷爷的四套卷。考前两周开始背四套卷大题,开始背不住没关系,反正你在考试前一定要背熟,不然你就别睡觉了,通宵背。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贴士,我喜欢找重点,不喜欢做无用功,所以我会找几套比较重要的不同机构的模拟题放在一起对比,看看大题重合率,重合率高的一定是重点,没有重合的一定不要放弃,不然就有可能掉坑里。因为去年就反押题了,我记得当时四套卷里只压中了一道题,但是我非常幸运的发现其它题曾经在某地看过,记得大概的知识点。所以,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定要训练过目不忘的本领,没有重合的题至少要认真看两遍,有个印象,万一考到呢。对了,考前一定要再复习一遍时政小册子,因为感觉对选择题帮助很大。最后说一下我的政治复习时间,12月之前都是一上午,早上八点到中午十二点,12月会适当延长,至于延长多少看个人的进度,主要是要协调好每一科的时间。
考研数学方面:
听说今年的数学试题挺有挑战性的,我在复习时主要精力都投入在这方面,最后的效果还算满意。起初,我浏览了一遍教科书,没做课后题目,大约用了一个星期左右,主要是了解整体框架和基础概念。接着,我选择了李正元的复习全书来深入学习,刚开始的确感到有些吃力。对于那些纠结于选李正元还是李永乐书籍的朋友,我想说这完全取决于个人喜好。我个人也翻阅过李永乐的书,他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非常棒,全书与真实考试更为接近,很多解题方法都很实用。我认为最好能在暑假前完成全书的学习,我不太倾向于将学习拖延到假期,毕竟需要休息娱乐嘛。(害羞)实际上,时间绝对绰绰有余!我暑假里玩耍了十天,没碰书本,但剩下的时间我完成了1990年至2000年间的全部数学真题。这段时期的真题质量极高,特别是那些证明题,很有思考价值。
到了八月,我又重温了一遍强化班的教材,这对大家来说仅供参考...参加过辅导班的同学在这个阶段复习教材会有很大收获。九月到十月期间,我坚持做完了2000年至2020年的真题,并做好了修正和笔记。十月中旬起,我每周六都会进行一次模拟考试,平日则专注于刷题。我通常一周能解决一本660题,接着做了张8、张4、李正元400题以及市面上的各种模拟试题。或许与一些人不同,我喜欢每天早上做一套模拟题。就这样持续刷题、改正错误、记笔记、分析错题,期间穿插模拟考试和回顾真题,我觉得自己准备得差不多了。我要提醒大家,不要仅凭完成真题就自认为数学功底扎实。我见过太多同学只做真题,一旦得了130分就觉得数学很强,但这其实是一种错觉。近年来的试题相对简单,即使数学基础一般也可能拿到120分以上。然而,今年的数学考试让不少人栽了跟头...所以,希望大家保持谦虚态度!只要保持做题的手感,保证足够的练习量,确保准确性,无论遇到哪种类型的试卷,你都能应对自如!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大概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积累,每天坚持背20分钟左右单词,当时用的恋恋有词,都差不多,选择一本单词书足以,必须坚持背,特别注意熟词僻义。中午做篇阅读(只做真题!!!),不要贪多,一篇阅读做细点,里面的每个单词、语法长难句都要弄懂,还有题目的套路尝试去积累,真题大概做三遍,后期10月以后开始积累作文素材,有了一些写作上的经验。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通常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领域。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决策者(如消费者、企业)的行为及其对市场的影响,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这两部分都需深入理解基本理论,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对微观经济学,理解供求模型、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最优决策、市场均衡以及市场失灵的原因至关重要。例如,要掌握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概念,以及价格歧视、垄断竞争等各种市场结构的特点。这些知识点需凭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
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核心在于理解国民收入核算、IS-LM模型、AD-AS模型以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特别要注意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如GDP、就业、通货膨胀等,以及它们如何受到政策影响。
理论结合实践是经济学学习的一大特点。阅读经济学相关的新闻报道,分析实际经济事件,帮助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的理解。定期进行案例分析,比如公司决策、政府政策等,也能提升分析能力。
再者,复习过程中,我会推荐使用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作为主要教材,它的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和《萨缪尔森的微观经济学》也是很好的补充读物。做一些历年的考研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题型,提高解题速度。
坚持每天的学习计划并保持好的心态非常重要。经济学知识体系庞大,需时间去积累和消化。遇到困难时,不要焦虑,是寻找解决办法,比如教老师、同学,或者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