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理科教育研究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一项高效的学科,意味着只需投入适度的时间就能取得可观的成绩。我在前一年的7月份开始复习,初接触可能会觉得困惑,但后续的复习能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的两个月,我大致每天用半小时精读了两次暑期课程的笔记。10月份起,我开始做1000题,直到11月中旬完成了第一轮半的练习。随着肖八的发布,考虑到其浓缩的精髓和紧迫的时间,我没再重做1000题,而是直接专注在肖八的选择题上。(我没有准备大题)肖八的选择题至关重要!每次做完一套,我会记下那些不熟悉的知识点,利用闲暇如饭后的时间温习。我发现这种频繁回顾的方法非常有效!起初,我平均会错五六个题目,得分通常在30以上,但到了第四套,我已经稳定在40分以上。12月初,肖四问世,这也是必背内容!肖老先生历年几乎能猜中三题左右!肖四的大题答案繁杂,需要自行整理。一开始,我用大约一个半小时来记忆两道题,熟练后,这个时间缩短到35分钟。然而,由于时间限制,我只背诵了一遍,看到周围有人背了两三遍甚至包括肖八的同学和男朋友,我感到相当紧张!不过,考试时我发现大题的答案可以自由发挥,结合材料和自己的记忆组织答案。因此,不必过于担忧大题,关键是做好选择题,尤其是每题两分的多选题,去年的多选题难度可不小!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主要应聚焦在实际考试题目上,尤其是阅读部分,因为它涵盖了除写作外的所有题型。我初期尝试精读并翻译了五篇阅读,感觉收益颇丰,我建议你们也可以一试。至少重做五遍真题是必不可少的,这样能深入理解其考核的重点。到了九月,我已经学习了许多解题策略,并不断回顾之前记忆的句子和作文,同时单词也要经常复习,不能间断。这时,我会正式启动阅读训练,涵盖2008年至2020年的真题,一次做2至4篇文章,然后务必进行详细的总结和消化。由于真题需要多次重复,所以在考试前我会再做3到4次,具体计划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基础综合是一门涵盖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与政策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学科。在复习初期,你需对每个领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理解它们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例如,教育学原理中的教育功能、教育目的等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教学策略等;教育法与政策则需关注国家最新的教育法规和政策导向。
对教育学原理,理解和应用理论是关键。比如杜威的"做中学"理念,或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些都是常考点。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实际教育问题,会使答题更具深度。
教育心理学部分,记忆和理解实验结果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对教学实践的理解。例如,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如何影响教学设计,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如何解释学生的学习行为等。
再者,教育法与政策部分,不仅需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还需关注当前的教育热点问题。如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要能结合实例进行解读,并能就某些争议点提出自有的观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阅读-笔记-讨论-复述”的四步法。阅读教材或参考书,做详细的笔记,记录重要概念和例子;参加学习小组或在线论坛,凭讨论深化理解;尝试复述你学到的内容,这有助于巩固记忆。
历年真题的练习不可忽视。凭对真题的研究,了解出题趋势和重难点,也锻炼答题速度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