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戏剧与影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个人认为政治真题的价值不如英语真题,每年的时事不一样,没必要去研究历年真题。但可以买一套题回来对着答案总结一下材料题的答题思路、模版。我认为,政治的开始时间不宜过早。九月份即可,大纲对我来说太广了,我的方法是,我先大概做了做近几年真题选择题,了解出题大概方向。然后结合1000题,一单元一单元地扫,做一个章节的题,根据答案解析,去查肖秀荣精讲精练,找到相关知识点,容易理解的看一遍,不易理解的或者重点难点我都是问的老师,让老师给讲解,然后我把笔记单独记在一个小册子上,可以随身带着看看那种,早上拿出半个小时朗读记忆,每天看慢慢的不会的知识点越来越少。做完1000题,一定要回头看错题,错题多看几遍。有余力再做1500题等。在后期,最!重!要!的!肖四!肖四每个题,尤其大题背!背!背!使劲儿背。有余力一起背肖八,肖八肖四有不少重合点。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翻译的部分,我的经验有限,只记得某个指南建议将句子拆分成小片段来翻译,尤其在遇到复杂从句或含义模糊时,应逐部分处理,因为评卷老师看到你完成的部分也会相应给分。接下来是作文,占据了30分,分为大作文和小作文两类。谈到作文模板,我个人认为它对于写作基础较弱的同学很有帮助,当然,如果你的文字流畅,文思泉涌,那么模板就显得多余了。据我观察,大多数人都可以从背诵模板开始,积累精炼的词汇、优美的句子和独特的表达方式,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适当地修改模板,比如替换词语,融合多个句子。这样一来,即使你的作文无法脱颖而出,至少也不会成为拉低分数的部分。总的来说,过度依赖模板并不理想,最好是灵活运用,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戏剧影视理论,这是一门需深厚人文素养和理论基础的科目。它涵盖了戏剧的起源、发展、流派,以及电影的美学、叙事结构、符号学等多方面内容。我建议首先要把握好基本知识点,例如戏剧的五大要素(剧本、演员、导演、舞台设计、灯光音响)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电影的叙事技巧如蒙太奇理论。这些基础知识是构建理论框架的基础。阅读经典的戏剧和电影理论著作也很重要,比如巴赞的“摄影影像的本体论”或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它们能帮助深入理解和解析作品。
戏剧影视专题的研究更为具体和深入,可能涉及某个时期、流派或者特定导演的作品分析。我通常会选取一到两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比如中国当代戏剧的发展,或者某位大师如伯格曼的电影风格。对这样的专题,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形成自有的观点,并能结合实例进行论述是非常关键的。定期撰写影评或剧评,锻炼自己批判性思考和表达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我习惯于做笔记并整理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逻辑清晰的知识网络。历年真题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凭模拟试题,了解出题人的思路,提升答题速度和质量。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保持对戏剧和电影的热爱,因只有真正喜欢,在枯燥的理论中找到乐趣,在海量的信息中发现独特的洞察。持续的实践也很重要,观看大量的戏剧和电影,尝试从理论角度去解读和评价,这将使理论知识更加生动且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