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由于长时间未接触政治,我报名参加了辅导课程,发现受益匪浅。从7月中旬课程启动,一周密集学习后,我每晚都会复习讲义。课堂上的专注让我记下了不少内容。9月份我才开始阅读肖秀荣的教材,但这显然有点晚,周围许多人早已开始。我看书时会标记我认为重要的部分,并配合每章做1000题,记录错题。到10月中旬,我已经完成第一轮这样的学习。第二轮,我专注于之前标记的重点,再次做1000题并使用彩色笔标注重复出错的题目。11月中旬,我购入了风中劲草,但由于内容繁多,我只是浏览了两遍,同时每天做一套历年真题和1000题的错题。12月到来,各种模拟卷纷纷发布,我强烈推荐肖秀荣的4套卷和8套卷,其他如蒋中挺、任汝芬、米鹏、石磊等人的资料可以用来练习选择题。至于主观题,各导师预测的题目大同小异,各有侧重。模拟卷出来后,我就开始背诵大题。可能是我对政治不够敏感,我发现大题很难记住,需要大量时间。我最大的失误是在最后的二十多天里同时背诵肖4和蒋5,这使得我在有限的时间里无法充分掌握,考试时面对的大多是肖4的题目,但由于记忆不牢固,答题并不流畅。此外,我觉得选择题也有一定难度,最终得分仅为60分。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自己最满意的一门成绩了。我觉得英语最重要的是单词,我复习英语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背单词,考纲5000多个单词,我5个月背了5遍,前两遍用扇贝单词,后面三遍用绿皮乱序版背。朱伟词汇量太大了,他串想的串记的很多都是我想不到的,我觉得可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会比较好。背单词的时候,看到一个单词,会去联想这本书上其他的词,同义反义形近派生,主要是这四种,写在旁边,再去看下一个单词,我觉得这样还是蛮不错的,大家可以尝试。做题方面,主要就是要做阅读题,阅读就是那么重要,我把2000到2019的真题阅读全都做了两遍,一篇给自己20分钟,尽可能去把每一句话都读懂,而不是仅仅去追求正确答案,然后还有张剑的黄皮阅读书150篇,这本做起来没有真题仔细,因为太难了,主要是认认单词和长难句,还有练习揣度命题人出题的思路,看到错题,不要怀疑别人,就是你错了,应该去迎合命题人的想法,练多了,自然命题人的思路你就能有所掌握。作文练习我大概是一周一篇,练习的重点就是背朱伟的作文模板和好句子,换话题套用,我觉得考研作文不要自己创新,关键还在好句子的积累与套用,技巧成分其实并不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它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理解并掌握这些内容,关键在于深入阅读原著,尤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重要著作,如《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要关注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动态,这凭阅读学术期刊和参加学术论坛来实现。对复杂的理论概念,我会采用“理解-归纳-应用”的方法,先理解其本质含义,再用自有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尝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样既能深化理解,又能提高记忆效果。
专业基础课程通常包括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这部分需有扎实的历史知识和时政敏感度。复习时,我会按照时间线索梳理历史事件,形成清晰的时间轴,注重理解每个时期社会经济背景和重大决策的原因及影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除了课本知识外,关注党的重要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会定期阅读《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了解最新的政策导向和社会热点,这对答题时能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非常有益。
多做真题和模拟题,是检验和提升理解力、分析能力的有效方式。我建议大家在每次学习完一部分内容后,就立即进行相关的练习,凭解题来巩固知识,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进行弥补。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常常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不同的思考角度会带来新的启发。互相鼓励和支持也能帮助在漫长艰难的备考路上保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