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的政治是15年红宝书出版之后才开始复习的,时间不长,强度随着对背诵的需求增大而逐渐增大。主要学习书籍是1000题+红宝书,押题卷使用的是肖4和蒋5,风中劲草买了但没什么时间看,最终没有使用。最诚挚的叮嘱:千万别把所有赌注全都压在最后的押题卷上!!!传说中的肖4、蒋5等等,要去做,要去背,但更重要的是理解!
考研数学方面:
初期以教科书为核心,每周研读一章,部分篇幅繁重的章节则分配两周时间。建议首选本科教材,也可选择同济或浙大的相关教材(但须以考试大纲为指导)。挑选部分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进行演练。同时,推荐使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力求理解每个问题的解题思路。这个阶段可能会感到困扰,因为许多题目理解起来似是而非。所以,对于理解不清的部分要做好标记,待到下次复习时重点突破。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复习大概是这样:因为我是从6月底7月初才开始复习的,之前把绿皮书上的单词边背了一遍边抄在小本子上了。当然这之前的那遍基本没记住啥。从正式开始,每天早上大概花1个小时背单词,平均3-4个list,这3-4个list是包括前一天背过的两个list,再加上当天往后滚的2个list。前期可以少点,后面加码,而且有的单元单词多且难,稍微慢点,单词少的简单的List可以快点,晚上回去睡前再背下早上背过的list,时间随意,“任务”完成就行。后期就没怎么背单词了,或者说背的很快了,早上最多只给了半个小时背,因为加上了作文,需要作调整。关于背单词,我的体会是,快速反复,很多人会因为一个很难记的单词而停留过长,其实也没记住,这不是你记忆力好不好的问题,对于一个难词,适当多花点时间熟悉可以,但不要太长,每个单词的词性词义一定要记全,考研很多时候不是考常用意思,考到僻意了很正常。人的记忆都是曲线下降的,必须要反复加深印象,所以其实你可以看到我每天往后滚的单词并不多,但是却花了一半的时间在回顾昨天背的“新的”,晚上睡前再巩固一遍我觉得效果也不错,当然英语大牛们觉得不需要的请忽略。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原理”是一门涵盖了机械系统设计基础的课程,它包括了机构分析、运动学、动力学等多个方面。在备考期间,我深刻理解到,掌握基本概念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机构的自由度、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这些都是常考点,需深入理解和记忆。对各种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如铰链四杆机构的各种类型及其特点,必须能够灵活运用。
动态分析也是考试的重点。你需熟悉并能熟练应用达朗贝尔原理、虚功原理等进行动力学问题的求解。这部分内容相对较难,需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我通常会挑选一些典型的题目进行深入解析,尝试去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再者,创新设计部分不容忽视。机械原理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它还要求具备创新思维和实际设计能力。理解和掌握设计原则,比如机械效率、可靠性、经济性等因素的考虑,对答题和未来研究都至关重要。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有效的复习策略是关键。我建议每天分配一定的时间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将新学的知识点与已知的内容相结合,形成知识网络。做题是检验和巩固知识的最好方式,定期做一些模拟试题或历年真题,帮你熟悉考试形式,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讨论和交流也很重要。你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学习,共同探讨难题,这样的互动不仅能激发思考,也能增强对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