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重中之重是考研政治大纲解析,我买了疾风劲草,我觉得还好吧,对选择题是有用的,因为作了好几遍1000题我就没再做肖秀荣的八套卷,因为没时间啦,有时间还是买来做做吧,肖老师的题目绝对是最接近真题的。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数学,我深刻体会到策略的重要性,做题时养成良好的习惯比速度更重要。谈谈我的复习安排吧,大三下学期课程繁重,老师们又爱频繁点名,所以我能专心准备考研的时间仅限于晚上和周末。那时,我主要是通读了一遍教材,并完成了课后练习题。但现在回想起来,那些课后题其实不做也罢,除非你时间充裕,否则专注课本就足够了。暑假期间,我只在家待了六天,那段时间最艰难,炎热的天气加上学校食堂的饭菜难以入口,但只要咬牙坚持,就能赢得胜利。这个时期,你们可以开始接触复习全书,无论是李永乐的还是陈文灯的,差别不大。九月,我重点做了李永乐的660题,这是一本很好的资料,涵盖了填空和选择的所有题型,建议深入钻研并多加回顾。到了十月,我开始做模拟试题,主要使用的是李永乐的全真模拟400题,这套题目难度颇高,做起题来可能信心受挫,通常得分在80分左右,不过完成之后你会发现收益颇丰。十一月,我开始做历年真题,这时你会觉得真题变得相对容易许多。
考研英语方面:
撰写文章常常被误认为是最后一刻的任务,其实不应等到十月才着手准备,也不宜过度依赖固定模版。我们要熟记阅读、作文和翻译内容。比如,每天用一个下午来阅读并背诵10篇文章,再用另一个下午进行实践。刚开始可能会觉得艰难,但随着时间推移,速度会逐渐加快,就像滚雪球一样,每天持续复习,虽然无法做到一字不差地默写,但至少能流畅运用。考试时写作文,那些句子自然就会涌现出来,无需绞尽脑汁!翻译中遇到的精彩句型,如倒装、虚拟、省略或独立主格等,尽管平时难以自发构造,但在写作时直接应用却十分奏效。这确实是最朴素的方法,但效果显著!尤其是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人来说,必须刻苦努力,我自己就是鲜活的例证!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涵盖了决策理论、组织行为、战略管理、运营管理等多个领域。在复习初期,你需对这些基本概念有清晰的理解。例如,理解什么是SWOT分析,如何进行PESTEL分析,以及了解波特的五力模型等,这些都是管理学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的重点。
深入理解管理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大职能。你需知道每个职能的作用,以及它们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比如,你凭案例研究来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看看不同的公司在面对问题时是如何运用这些管理原则的。
再者,对决策理论,特别是理性决策模型和有限理性模型,需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熟悉并掌握不同类型的决策方法,如定量决策和定性决策,以及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确定型决策的区别。
组织行为学部分,要关注个体与群体的行为模式,理解激励理论和领导风格,这对理解组织内部动态非常重要。这部分内容往往会在论述题中出现,所以不仅要理论,还要学会如何将它们应用于实际情况。
学习管理学并非死记硬背,是理解和应用。多做历年真题,模拟试题,这不仅检验学习效果,还你适应考试的答题节奏。阅读相关的企业管理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在复习过程中,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定期复习,及时整理笔记,也是非常关键的。遇到不懂的问题,积极寻求解答,无论是向老师教,还是和其他考生讨论,都能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