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看完马原已经快十月,忽然发现时间不够了,于是每天晚上10点半到回宿舍以后,跑到走廊上看书(宿舍熄灯)。每晚夜深人静,我就坐在走廊地上,借着灯光拿着肖老师的精讲精练,一支红笔一支黑笔在那画着看,看完精讲精炼的文字内容,再看每章配套的题(给自己一直规划到考研,每天看什么,看多少),看完精讲精练,又开始刷1000题,刷完1000再刷肖八,再刷肖四,后来又刷了蒋五,直到考前一周。最后一周的时候,每天就是疯狂背肖四,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的核心在于真题。不应仅仅将它视为普通的练习题,而应视其为一本有待深度剖析的书籍。每个单词、每个句子都需细细琢磨,包括阅读理解的问题和选择项亦然。每次操练时,要探究为何选择某个答案,能否在文中找到支持的理由?又为何不选其他选项?到了后期,我在第三次做真题时,便从应试策略角度做了大量整理,例如哪些部分常常成为考点,如主题、例证、转折或个人见解等。正确答案具备何种特征?错误选项通常如何误导?真题文章的构造有何独特之处?审题时需关注什么要点?仅是阅读理解我就积累了厚厚几页笔记。此外,翻译和写作也有很多可归纳的部分,比如翻译中常见的词汇、常用的句式、怎样处理被动语态和否定表达,以及各种情景的识别标志等。这些内容或许许多教材都有提及,但我坚信只有当你真正消化吸收,或是自己亲手提炼出来,它们才真正属于你。我个人总结的这些资料,在备考研究生英语的过程中对我大有助益。但请注意,这样的总结基于你已对真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是研究,而非简单的完成题目。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综合”这门科目,它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多个领域。我认为,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框架,并理解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教育学原理是基础,它提供了教育的本质、功能、目标等基本认识;中国和外国教育史则帮助理解教育的发展脉络和变迁规律;教育心理学则是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教师的教学心理,对未来的教学实践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在复习时,我会先通读教材,做笔记,将重要概念、理论和案例整理出来,凭做题来检验和巩固知识。
对“物理教学论”,这是专业课,更需深度理解和实践应用。它包括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如何把这些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理论学习的,我建议多参与实践活动,比如模拟课堂、微格教学等,这样提前体验教师的角色,理解教学设计和评价的重要性。关注最新的物理教育研究成果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能提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复习阶段,除了课本,我还会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以此拓宽视野,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以及定期自我评估都是非常重要的。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既能互相激励,也能碰撞出更多的思考火花。每个科目都有其独特性,需按其特性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但无论如何,始终保持对知识的热爱和探索的热情,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