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本人政治取得了一个不错的分数。我大概是8月份开始看政治,到10月份之前过完一遍《精讲精练》和《1000题》,基本上都是跟着肖老师的进度来。我政治前期花的时间不多,每天大概1小时,但是后期到11月、12月就适当地增加了时间,考前两星期用了大段时间进行记忆背诵。政治主要就是熟悉和记忆,不需要太用脑,所以我看政治的时间主要是上午10:30之后、晚饭后,基本上没有用大块的时间来准备。《八套卷》《四套卷》一定要认真做。选择题需要适当多练习,我还做了《蒋中挺五套卷》的选择,感觉很有帮助。多做选择能够查漏补缺,发现自己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大题的话,主要就是记忆和理解答案的思路层次。大家到后期肯定都会背诵,但是我想强调的是后者。通过理解答案的思路和层次,不仅容易记忆,而且能够触类旁通,考试时即使遇到没准备到的题,也能用相同的思路来回答。一定要背熟《肖四》大题(《肖八》大题也需要适当记忆,看自己时间),我考前把《肖四》大题要点默写了一遍。考前两天一定要把自己后期资料选择题的错题过一遍。我当时认真过了两遍,考场上发现很多选择题考察的知识点都和自己之前做过的差不多。另外,蒋中挺考前一两天好像会出一套类似终极预测卷之类的,做做挺有帮助。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侧重于思维训练,遇到难题应深入思考,不断琢磨。在复习过程中,建立个人独特的学习策略至关重要。解数学题时,务必亲自动笔,避免仅靠心算或口算,因为大多数重大错误往往源于计算失误。在练习考研题目时,无论是真题还是模拟题,都必须严格遵循考试的时间安排,以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意识。今年我就在这方面遭受了损失,因时间规划不当,未能解答一道价值11分的最后试题,希望大家引以为戒。若想取得优异成绩,复习全书需至少阅读三遍,660题不得少于两遍,真题也需重复练习三次以上。
考研英语方面:
购买一套卡片,每当在研读真题时遇到生词,就将其标注并摘录到卡片的一面,背面则对应翻译成中文。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来翻阅记忆这些卡片。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涵盖了晶体学、相变理论、扩散、固态反应、材料性能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课程。对这个科目,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例如,你需深入理解晶体结构,包括晶格类型、晶面指数、布拉维格子等,这是后续所有讨论的基础。要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析实际问题,如计算晶胞参数、预测晶体形状等。
掌握相图分析是另一大重点。了解不同类型的二元和三元相图,理解其背后的热力学原理,能帮助你预测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比如,如何凭相图判断合金的铸造性和焊接性,或者在热处理过程中材料可能发生的组织变化。
再者,材料的性能与其微观结构密切相关,如位错理论、扩散机制、固态反应路径等,这些都是需深度理解的内容。例如,理解位错的运动和交互是如何影响材料的强度和塑性的,以及扩散如何影响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
至于学习方法,我推荐以下几点:一是定期复习,尤其是复杂的公式和理论,避免临时抱佛脚;二是做题实践,凭解决具体问题来深化理解;三是参与讨论,和同学或老师一起探讨疑难问题,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学科的最新动态和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