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土木水利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基于我个人的经历,参加政治补习班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大多数考生对考研政治并不精通。自学可能会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如果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这些概念可能显得相当抽象和难以捉摸,导致在政治复习上花费大量时间却收效甚微。此外,政治知识点繁多且琐碎,容易遗忘,所以需要频繁地回顾和巩固。挑选优质的辅导教材,并按照考试大纲的结构整理历年真题,有助于识别考点,从而有的放矢地强化记忆,免得淹没在浩瀚的大纲中,茫然而找不到重点。
考研数学方面:
我投入最多时间和精力的学科非数学莫属。大约在3月左右,我开始研读教材,包括同济大学出版的《高等数学(上下册)》、《线性代数》,以及浙江大学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我的一个小建议是在阅读之前明确你需要关注的特定章节,并做好标记,以免盲目地一头扎入学习。如果你的大学数学基础相对较弱,我推荐你首先自主阅读教材,这样可以先熟悉基本概念。此外,我也购买了张宇的《高数十八讲》、《线代九讲》、《概率论九讲》,以及历年考研真题解析和模拟试题集。不过,我想说,贪多无益,关键是要深入理解和消化。我觉得只要彻底掌握课本知识,详细记录视频课程的笔记,并反复认真地做几遍历年真题,就能取得显著的进步。
考研英语方面:
我在复习英语的时候并不是拿着一本单词书狂背,我背英语单词是放到真题中背,我首先会做一篇真题阅读,之后我会将文章中不认识的单词标记出来,之后再看解析,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里面的讲解很清楚,而且重点词汇也都列出来,所以会相对轻松一些,自己只需要背这些就可以。阅读理解是王道,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理解一定要坚持做,保持题感,做的多了有些时候你就可以猜答案的,基本上考研复习下来做个800篇左右的阅读理解文章吧。我阅读理解做的是张健的提高版,暑假做的是人大张锦蕊的那本,很厚很大,阅读就是厚积薄发,如果基础不怎么好,可以先做基础版,再做提高版。
考研专业课方面:
“水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涉及到流体静力、流动理论、水流阻力、液体运动方程等多个核心知识点。在复习初期,我建议大家首先要掌握基础概念,如压力、密度、粘度等,这些都是后续深入理解水动力学现象的基础。理解和应用伯努利方程是水力学的重要环节,要熟练运用这个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对流动状态的理解,包括层流与湍流的区别,以及雷诺数在其中的作用,需深入理解。特别是对非均匀流、渐变流和急变流的特性,需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提高分析能力。明渠水流和管道水流的特性也是考试的热点,如水面曲线的绘制,流量的计算等。
再者,水头损失的概念及其计算是水力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无论是沿程水头损失还是局部水头损失,都需结合具体工况进行详细计算,这部分需大量的实例分析和计算训练。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做题”是关键。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记忆层面,应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对每个概念,我都尝试去寻找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理解。至于做题,我建议大家多做一些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凭实战来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并找出自有的弱点进行针对性复习。
,我也提倡小组学习,定期与同学讨论难题,互相解答疑惑,这样的互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激发学习的乐趣。不要忽视教材后的思考题,这些题目往往能覆盖到考试的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