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今年花了心思的,因为去年政治几乎没过线,虽然去年总分也不错~我是从九月份开始准备政治的。政治分为马哲、毛中特、史纲以及思修法基和时事政治五部分,侧重点真的不一样。首先声明,不能光听课的,我是听了一章课程,看一下肖秀荣的那本书查漏补缺强化记忆然后就跟着做肖秀荣一千题,第一遍用铅笔做,把不会的题目标注出来然后擦掉答案,当第二次看的时候,只看标注出来的就好了,也可以考一考自己还记不记得答案了。说一说各小科吧,第一,先听了马哲课程,毕竟课时有限只能讲重点,有一些她跳过的部分也要自己看,不能她不讲就不看了,马哲部分变动小,所以用去年的书也没关系。第二,毛中特部分我还打印了讲义。听毛中特部分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宏观把握,就是每个小节做联系,对比,千万别拘泥于一个个小的章节,我听了一遍课程以后,很多时候会翻看讲义书,寻找对比联系,受益匪浅。第三,史纲部分,老师讲的内容不细,但是打基础够了,重要的是,听课以后会对今年的时政热点有了初步把握。第四,思修部分,思修很琐碎,听了课程以后,我的做法是,自己每天总结一章内容,八天总结完毕,就是在那种8开的纸上自己画结构图,自己写每一章的内容结构,很有用的。第五,时政呢,就是最后买了肖秀荣的那个时政小册子,反复看一下,耳濡目染,就ok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就是跟着全书走,天天看,一边做一边看。刚开始感觉自己基础不好的可以下载一份考试大纲,有重点的看看课本做做课后题,然后再上手全书。暑假后逐步做卷子,我先做的模拟卷,张宇的,双李的,都做过。模拟卷的难度远大于真题,很多套路已经掌握了,做完模拟就做真题,基本都可以做出来,当然有些题还是需要积累。刚开始你会觉得这数学怎么方法这么多,但后来你就觉得做法就那几种,掌握了也没啥。考研的历时很久,4,5月开始学数学英语就好,踏踏实实学,完全学的来。感觉全书比较散,知识点全面但是不够系统,你看一遍基本记不大住啥。张宇那个18讲我没看过,但听说比较系统,大家看情况使用吧。
考研英语方面:
原文应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首先是文章,其次是问题。在处理文章部分时,精读是关键。如何精读?首先,你需要通读全文,理解主要内容、作者的论点、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整体的文章架构。接下来,关注细节,每个段落里的每一个陌生词汇都需要通过查阅字典确保理解其含义,确保每个词汇都认识;同样,每个不明词组也需查字典以明白意思,确保理解所有词组;每个句子的构成和复杂句型要理清,这对于解析长难句至关重要,务必理解每个句子。通过这种方法,你可以深入研究真题文章的每个单词、词组和句子。同时,题目中的新词也不容忽视。只有进行全面的覆盖,才能牢固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如单词、词组和长难句,从而解决问题。
对于问题部分,应结合文章内容、作者观点、写作思路和文章结构来分析。真题凝聚了命题老师一年的心血,因此他们出题十分严谨。通过分析十年的真题,可以洞察老师的出题模式,这对解答真题大有裨益。对于问题,首先确定其出处,考研问题通常按照段落顺序设置。建议先通读文章,随后思考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再看问题,快速定位题目出处,观察相关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及其与作者意图或文章主题的关系。其次,检查每个选项,看它们是否与定位句有直接对应的关系。注意,如果选项几乎与原文句子一样,而非间接呼应,该选项必错。此外,题目的答案通常不会有三个连续相同的选项,且首题往往不选A。第三,做真题时难免会出错,为何要等做两遍后再仔细查看?首次完成后,标记错误,第二次再做并再次标记(使用铅笔,错误用红笔勾选,错一次勾一次)。如此,两遍后你会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研究题目时更有目标性。
针对每个题目,无论对错,你都需要明白原因。这是第一步,还要探究错误题目的症结,如无端臆测、篡改信息或任意增删。我认为这三个步骤能有效解决真题的出题问题。阅读是英语的核心,若阅读不行,考研英语难以成功。但要正确方法研究真题,培养对真题的敏锐度。参考书籍可选用张剑的黄皮书,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去探索,建立个人对真题的感知。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是一门涵盖广泛且理论实践并重的学科,它涉及到组织行为、决策理论、运营管理、战略管理等多个领域。在复习初期,我对管理学的概念进行了全面梳理,了解了其基本框架和核心理念。重点要掌握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等经典理论,这些都是考试的基础知识点。
深入理解和应用管理决策模型是关键。如SWOT分析、PESTLE分析、波士顿矩阵等,这些都是帮助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准备过程中,我尝试将这些模型应用于案例分析,以此加深理解和记忆。
再者,管理学的实践性很强,所以阅读和分析真实的商业案例是提高理解力的好方法。我经常凭阅读《哈佛商业评论》等期刊,分析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管理决策,这样既能锻炼我的批判思考能力,也能增强我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
复习管理学的过程中,我也注重提升自有的写作能力。因考试中可能会遇到论述题或案例分析题,这就需能够清晰、有逻辑地表达观点。我常常模拟考试环境,自己出题,进行限时写作,锻炼自有的应试技巧。
我强烈建议大家找到合适的学习小组或者伙伴,一起讨论,互相提问,这能有效检验理解程度,也激发新的思考。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也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巩固记忆,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