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今年的政治考题中,选择题显得至关重要,因为许多主观题的答案线索就隐藏在题目提供的信息之中,因此掌握好选择题几乎等同于掌握了全局。我在备考时主要专注于背诵肖四和肖八,同时,我认为不能忽视选择题的部分,应当认真地做两遍肖大大编写的1000题,尤其是多项选择题,这将带来显著的进步。至于主观题,我个人觉得只需在后期集中力量冲刺肖四,构建自己的答题思路和框架。主观题的得分差异通常不大,所以关键还是要放在选择题上,这一点绝对不可掉以轻心。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不太擅长,首先从阅读书籍来巩固基础知识,接着完成36讲中对应的习题。在基础课程结束后,我购入了1000题,开始深入复习阶段,重点是各个专题的攻克,并且整理了许多策略和技巧,我都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以备后续查阅。同时,我会交错进行不同类型的题目,例如在学习线性代数时也会穿插一些高等数学的练习。第二轮复习是从九月初至十月底,除了上课时间,我重复了第一次的学习步骤,但这回我强调实践,不再只是凭感觉,而是尽可能全面地记忆公式,时常尝试默写,遇到困难立即查看笔记。这样的习惯逐渐带来了明显的进步。这轮复习同样要做标注,标记出之前不懂但现在理解的、遗忘的知识点以及找到新解题思路的部分。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这次的英语成绩感到相当满意,因为持续学习是关键,要维持语言的感觉。我主要专注于提升英语写作能力,这是一个高效的投资领域。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些考研英语作文资源,并考虑报名参加课程,听取专业老师的建议,了解如何准备大、小作文,以及如何在15分钟内默写出一篇文章。对于小作文,我使用了《热点话题30篇》,通过记忆和应用其中的模版来提升。大作文部分,我选择了考研英语作文绿皮书,它包含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虽然有些难度,但句型精彩。如果英语基础较弱的同学,可能不太适合。在11月至12月的最后备考阶段,我再次刷了英语(一)、(二)的真实试题,除了作文外,我都做了阅读、新题型、翻译和完形填空,注意控制时间并分析错误,同时整理笔记,每两天完成一套题。我还背诵并默写了课堂上老师提供的材料,根据主题整理出适合自己风格的模板。此外,我还参考了唐静老师的《拆分与组合翻译法》进行翻译练习,并通过扇贝app坚持每日打卡学习。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算法部分,理解其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你需掌握排序、查找、图论、动态规划等基础算法,并能熟练应用。特别地,理解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概念,这对评估算法效率极其重要。算法不仅仅是步骤的罗列,更是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多做题,尤其是LeetCode、HackerRank这样的在线平台,帮助你提升实战能力。
程序设计方面,C++、Python或Java是最常见的编程语言,选一种深入学习。关键在于理解并熟练运用面向对象编程思想,掌握类和对象、继承、封装和多态等核心概念。熟悉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树、队列、栈等,这些都是编写高效代码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建议你多阅读经典的教材,比如《算法导论》、《编程珠玑》等,它们能帮助你深入理解算法背后的原理。动手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凭编写实际的程序来锻炼编程技能。遇到难题时,不要害怕查阅资料或者寻求他人的帮助,这是学习的一部分。
参加一些编程竞赛,如ACM/ICPC或Kaggle,提升你在高压环境下的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实战经验将对研究生学习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