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国际法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起步最晚的是政治复习,但这科的效益最高,每一单位的努力能换取丰厚的回报。由于我个人习惯于拖延,总是打算临考前突击记忆政治,因此原定的学习计划并未全部完成。如果提前开始,我推荐你们阅读以下书籍。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政治红宝书”,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官方编写,非常权威,不容忽视,历年真题大多直接或间接出自此书,其修订方向也是考研政治的重点。其次,可以看杨杰主编的《冲刺背诵核心考点》,这本书的内容虽然与肖老的《知识点精讲精练》相似,但更精简,重点用不同的字体或阴影突出,条理清晰。接下来就是肖老的系列书籍,我购买了四本,包括《命题人1000题》的习题及解答,《冲刺8套卷》和《终极预测4套卷》。这些全是模拟题,紧密贴合真题,旨在预测考试趋势。我做了两遍《1000题》,在笔记本上做,自我批改并用红笔纠正,还针对错误题目多次复习考点。《8套卷》的选择题我都完成了,马原的大题部分也进行了查看,参考答案大致浏览了一遍。《4套卷》的所有选择题我都做了,且将所有大题倒背如流,直至走进考场的最后一刻还在反复背诵。对于时政,我仅整理了可能出现的考题,若想确保万无一失,可以考虑购入《形式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里面包含了最新的时政热点。
考研英语方面:
我自己是大三下来了开始复习的,(后来还是感觉时间不够用),最好是寒假就开始背单词和看长难句了。单词书用的恋练有词,因为里面的单词句子都是真题的,你如果听的次数多了,在后期做真题阅读的时候会觉得这些句子很熟悉,很简单,其实这样真的不好,真的会影响自己在考场上看见陌生句子时的反应。翻译我没有买专门的资料来练习,都是用张剑的英语阅读的黄皮书,每一篇都给划了一两句长难句,我的方法是拿一个专门的本子,做完阅读把长难句先抄下来,再自己翻译那个长难句,然后再把标准翻译抄在下面。这样对比一下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自己哪里翻译的有问题。另外我做完阅读会习惯性的看一下全文的标准翻译,培养自己习惯英语的这种翻译方式。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国际公法,这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核心知识点包括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律责任、海洋法、空间法等。我在学习时,特别注重理解和记忆基础概念,因这是构建知识框架的基础。我也会凭阅读最新的国际案例和国际法院的判例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也是必不可少的,这能帮助熟悉考试的出题模式和答题技巧。
新中国外交这一部分,需掌握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外交政策、重要外交事件和外交理念。这部分的学习,我倾向于结合历史背景去理解,这样更易于记忆且深入理解。我会定期阅读《中国外交》等官方出版物,以及一些权威学者的研究论文,以获取最直接、最准确的信息。我也会整理时间线,将重要的外交活动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形成一个清晰的历史脉络。
对这两个科目,我都坚持每天定时复习,保持学习的连贯性。我会利用早晨头脑清醒的时候进行深度学习,晚上则用来回顾一天的知识点,形成巩固。我还习惯于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整理知识点,这既有助于提高效率,也方便后期复习。
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不仅为了应试,更是为了提升自己在这个领域的素养。我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有的见解,甚至尝试写作相关的学术小论文,这都将极大地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