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九月起着手准备,但觉得这个时间点可能太紧凑,所以我推荐八月份就开始,不需要过于密集,每晚抽出两个小时就足够了。书籍方面,无需广泛阅读,课本和历年真题都可以忽略,只需专注于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学习方法是读一章做一章的题目,然后用风中劲草的核心背诵来巩固,再回头做一遍对应的1000题章节。这个流程完成后,接着做肖八和肖四,确保选择题部分熟练掌握。至于大题,专心背诵肖四的内容,务必烂熟于心。如果时间允许,多做一些模拟试题也是有益的。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前期以大量做题为主。12月份我在数学上花的时间慢慢减少,基本上午8:30-11:30做数学真题第二遍(按照章节来)和过全书或者看自己薄弱的专题,然后一周我一般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模拟两次。在考前做完了真题第二遍,又刷了一遍全书。考前最后一周着重看了一下公式和定义。数学用书:张宇十八讲,张宇概率九讲,张宇1000题(高数部分),李范复习全书(高数部分),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张宇真题大全解,李永乐真题解析,各种模拟卷
考研英语方面:
提升阅读速度的关键在于,要有意识地挑选各种不同领域和主题的英文文章来阅读,把它融入日常生活,不仅仅限于备考时。当你可以自然而然地理解一篇文章,哪怕只是大致领会意思,这比生搬硬套的方法要高效得多。进入12月,留给我做的真题只剩下最近两年的,我打算把这些保留到最后用来模拟考试,因此一直没有动它们。于是购买了张剑的最后五套试题集。这套试卷可让我吃尽苦头,有一次阅读部分竟然只答对了5或6题,照此下去,得分可能连40分都达不到,当时我失落了很久。但看到论坛上其他人的情况也类似,我就释怀了。在最后两周,我完成了最近两年的试卷,平均错误大约3题,带着期望达到60分以上的心态,我步入了考场。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信号与通信系统的理论基石包括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等数学工具,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如滤波、采样、量化等。这些基本概念不仅要在理论上理解透彻,还需凭大量的习题来加深印象,形成直观的认识。
深入研究通信系统模型。从信源编码到信道编码,再到调制解调和错误检测纠正,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你需清楚地知道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以保证信息的准确传输。对各种通信方式,如模拟通信、数字通信、无线通信等,要了解其特点和优缺点。
再者,实践应用不容忽视。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往往需结合实际问题,例如噪声处理、干扰抑制、资源分配等问题。这部分凭阅读相关文献,参与课程设计或者做相关的编程练习来提升。
对信号的时频分析,如短时傅立叶变换、小波变换等高级主题,虽然不是所有考试都会涉及,但深入了解会对理解深度有很大帮助。这部分内容抽象且理论性强,需耐心和毅力去钻研。
复习策略也十分重要。我建议采用“先整体后局部”的方式,先理解整个通信系统的大框架,再深入各个部分。定期做真题和模拟题,凭实战来检验学习效果,并及时调整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