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经验分享:如果你跟我一样在政治方面不太敏锐,那么必须尽早着手,最理想的情况是从暑假就开始,确保在10月之前掌握好选择题,因为这部分占据了相当大的50分,对于基础知识的巩固至关重要。我就是因为选择题表现不佳,所以总分偏低。另外,尽量避免购买过多的政治复习书籍,我就是一个反面例子,买了许多书,结果得分却是最低的。最后,在12月会有大量的复习材料出现,要是你能全部熟记当然很好,但最好是先将肖四背得滚瓜烂熟,然后再去记忆其他资料。不要试图一次性抓住所有内容,否则可能会像我一样,每个都没能真正熟悉。
考研数学方面:
在准备考研初期,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研读教材,并一丝不苟地完成了所有课后练习,这个过程大约持续了三个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后续的学习变得更为顺畅。回顾起来,这段时间的效率颇高,对基础知识的重视是十分必要的。至于课后习题,我认为并不需要全部完成,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巩固记忆。对于数学全书,需要反复刷题,我推荐在做题时标记出那些经典但尚未掌握或难度较高的题目,之后的重点就放在这些标记的题目上,否则时间可能会显得捉襟见肘。
考研英语方面:
3月开始,我就开始了英语的复习。我自己准备了一个长难句本,查找长难句的生词难词并翻译,然后对照解析弄懂,这样的练习每天一句,每天6-8分钟,一直持续到6月份。这期间就是一直在背单词,我觉得我背单词悲得有点敷衍。起先是翻了一半的单词书,是在看不下去了,就下了一个百词斩,每天规定多少词量,就用百词斩背完的单词。虽然背单词很让人头痛,但是还好每天都坚持完成了任务。结果就是把单词混了眼熟。真题要反复刷,看到真题中一些不会的单词,短语一定要写到笔记本中,真题中每年都会有很多单词重复出现,至于好的句型句式可以写下来用作作文的素材。英语一定要多练,每天都得练习和背单词。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传热学的理解,它是一门研究热量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涵盖了传导、对流、辐射等多种热量传输方式。在浙大的课程中,尤其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求不仅理解基本概念,还要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掌握基础理论是关键。比如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定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等,这些都是理解和解决各类传热问题的基础。要深入理解各种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如管壳式、板式、喷淋式等,这些在工程实践中非常常见。
对流换热部分是难点,需理解并掌握边界层理论,流体动力学和热力学的基本知识在这里起到了桥梁作用。流场分析、雷诺数、努塞尔数等参数的计算和应用,都需扎实的数学功底和物理直觉。
再者,辐射传热部分虽然相对抽象,但凭实例分析和练习,逐步理解黑体、灰体的概念,以及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和普朗克定律的应用。这部分需多做题,加深理解和记忆。
至于学习方法,我建议大家一定要跟紧课堂节奏,课后及时复习,理解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利用好教材和参考资料,例如《传热学》(丁绪淮版)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做习题是巩固知识的好办法,尝试做一些历年的考研真题或者模拟题,这样既能熟悉题型,也能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
团队学习也很重要,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答疑解惑,提高学习效率,也能激发学习兴趣。可能,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也是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