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来说,对4本书的内容,理解我觉得是必要的,特别是马原里面的概念和定义,有了概念和理论知识,再服务于实践,用真题检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于毛中特和近代史刚要,我的方式是重复看。每天学其他科目累了,可通过看政治来休息。应对多选。大题不要急,所有人都是到最后背,但是如果前期你政治看了很多遍,那后面背的很快。12月要背下《肖秀荣命题人预测四套卷》(必须完整拿下)+《风中劲草时事热点+时事习题》(分类记忆,习题做掉)+《蒋中挺客观题应试宝典》(辅助记忆)+自己总要的难点易错点笔记
考研英语方面:
作文书用的是道长的高分写作,里面有使用方法。这部分我开始得比较晚,背得不熟,没有模拟练习,所以考试发挥并不好。建议大家早点开始背和默写,一定一定一定要多仿写和模拟写作,否则考场紧张啥想不起来。写作还是走了一些弯路的,建议大家从9月开始就着手准备写作,一定要多练习,不要懒,也要动脑子去分析范文每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模仿着去写,多练习,要不真的写不出来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中国史的学习并非简单的记忆年代、人物和事件,是一种深度的理解和历史脉络的构建。对古代史部分,我会建议大家注重把握历史的大势,理解各个朝代更迭的原因和影响,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迁。例如,秦汉的统一、唐宋的繁荣、明清的社会转型等都是重要的知识点,需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社会机制。
对近现代史,要关注历史事件的背景、进程和结果,也要关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例如,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等重要节点,不仅要具体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更要理解这些事件是如何塑造了中国的现代国家形态和社会结构。
再者,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结合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阅读一些历史学者的研究著作,如陈寅恪、翦伯赞等人的作品,他们的分析方法和视角能帮助深化对历史的理解。凭看一些历史纪录片或参加学术讲座,使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你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固定时间进行复习,并定期做一些模拟试题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对错题,要深入思考错误的原因,查漏补缺。
我想要强调的是,对中国史的学习不能孤立进行,它与其他学科如哲学、文学、政治学等都有密切联系。尝试从多角度理解历史,会学习更加立体,也更有助于你在考试中展现出全面的知识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