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从9月1日起,我启动了政治复习计划。我以浓厚的兴趣将大纲解析这本“红宝书”如同阅读小说一般,一丝不苟地研读了两个多遍,并且每轮都结合肖秀荣编著的《1000题》来练习。进入10月,当我拿到风中劲草的资料后,我就暂时搁置了“红宝书”,原因是其内容过于详尽,而考试关键在于把握核心要点。每次解答《1000题》时,我会在答案旁边标注之前犯过的错误选项,以便下次查阅时能强化记忆,这样可以显著减少出错的概率。这套习题集我实实在在地按照这种方法做了三遍。
考研英语方面:
九月到十一月,作文要多练练,动笔写,背范文,逐渐形成自己的模板。翻译经过之前的阅读翻译有一定基础了,现在开始做真题翻译配合看看那本翻译的书。阅读留上近两年的,之前的都要做了,反复研究。考前的阅读时不能停的,单词以温习为主。英语一定要重视真题的作用。楼楼其实英语备考没有花很多时间,也几乎没有用其他资料,最主要的就是将真题认真做了一次,并且对错题(主要指阅读部分)进行了总结。大家可以尝试将自己真题中错的题整理出来,总结分析之后常常会发现是同类题型,结合文章认真分析,将自己的思路与答题思路进行对照,提醒自己在今后做题的过程中多加注意,养成这样的习惯正确率会有一定提高。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国语言文学,这是一门涵盖了古代到现代,从诗词歌赋到小说戏曲的广泛领域。重点在于对古汉语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中国文学的经典作品有深入的解读。建议多阅读原著,如《诗经》、《楚辞》、《红楼梦》等,并尝试进行批判性的分析。熟悉并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和演变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你凭做笔记,画时间线的方式来梳理这一部分的知识点。
文学理论与中外文学史,这部分的学习需你具备一定的理论框架。你需理解并掌握诸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各种文学流派的核心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如何在中国文学中体现。对中外文学史,除了要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更要理解其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我推荐使用比较法来学习,比如对比同一时期的中西文学,看它们是如何反映出各自社会风貌的。
在复习阶段,我采用了“读-思-写”的策略。我会先阅读教材和参考书,整理出自有的思维导图,尝试撰写关于某个主题的小论文,以此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学知识。我还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凭与其他考生或导师交流,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历年真题的练习也非常重要。它能帮助你了解考试的风格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在解答论述题时,尽量做到条理清晰,论据充分,逻辑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