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从考纲出来之后开始准备的政治,个人觉得政治这门课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准备就可以,太早了也没有必要,因为政治需要一直保持看书状态,否则前期看的都会忘了,这就导致太早开始复习的话,时间成本有点高。不过也不能11月才开始复习政治,到时候各科复习压力都很大,时间过于紧张。我当时是先看一遍精讲精练,不做题,然后第二遍的时候看2章精讲精练,配合着做相应章节的1000题,第3遍开始精讲精练配合风中劲草看,然后做1000题中相应章节标记的题目。我个人政治是从10月份开始看,太早看没有太大意义,政治基本不需要理解,靠短时记忆可以解决很大问题,所以在10月看任汝芬的序列一就当课本知识看,当然更多人推荐红宝书的大纲,因为那里面的知识是最全也是最权威的,但是我是在受不了那么多密密麻麻的小子,就买了序列一,我觉得序列一是精装版的大纲,重要知识都包括了当然不是全部,但我觉得就够用了,懒汉推荐序列一,认真仔细想拿高分的还是老老实实看红宝书。肖秀荣的1000题是经典之作,必做!我大概做了3遍吧,第一遍肯定很慢,但标记上自己做错的题目,下一遍就可以有重点的看错题了,这个时间是在11月,在此期间穿插着看风中劲草,这本书相当于序列一的精简版,后期就指着它巩固知识了,这本书同样也是经典之作。进入12月你会发现时间开始不够用了,每天都有四科在等着你,政治的时间开始加多,这时除了再复习下1000题巩固知识点外,需要上神器准备大题了,此神器就是肖秀荣最后4套题,此题为非买不可~~也有人觉得押题不准,但对我这个懒汉来说背了最后4套题大题妥妥的拿下。不一定说非得押中题,是它题目中的答案所涉及的知识点在考试中一定会用得到的。因为高中学的文,所以政治花的时间最少但成绩还算不错。
考研英语方面:
背单词是基础。不管你用的是哪家的单词书,你要自己定目标一天记多少单词是固定的,比如一天一个单元或者一天80,100个单词,每天坚持。翻来覆去轮番轰炸,从头到尾从尾到头,不要嫌浪费时间。后来的后来,你会发现每天用的时间会越来越少,甚至只要几分钟。因为目标数量没变,你越来越熟悉便提高了速度。后来也就不会浪费你大把的时间了。另外,大家应该都知道真题的重要性,要拿着真题练习,最笨但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遍又一遍地刷真题。要注意留下近三年的真题别做,留到最后模拟练手用,其他年份的真题就一遍一遍做吧。这真的是最有效的方法。作文就是套模版,多看几篇作文,不同类型的,然后自己总结一个自己的模版,上了考场以不变应万变。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这门科目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法与政策等多个领域。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至关重要。你需先理解每个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教育学原理部分,要深入理解教育的本质、功能、目的以及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别是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等重要理论,这些都是常考点。也要关注现代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如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等。
中国和外国教育史的学习,需把握各个时期的主要教育变革、重要教育家及其贡献。比如,中国古代的孔子教育思想、近现代的蔡元培教育改革,国外的柏拉图、卢梭、杜威等人的教育观念。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关键转折点要牢记于心。
教育心理学主要涉及学生的认知发展、动机、情绪、社会性等方面,理解和掌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等经典模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至于教育法与政策,不仅要知道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还要了解国内外的教育政策动态。例如,《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重要法律条款,以及的教育改革政策。
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三步走”策略:预习-听课-复习。预习时,提前阅读教材,标记不理解的地方;听课时,积极参与讨论,解决问题;复习时,凭做题巩固知识,定期回顾,强化记忆。历年真题是宝贵的资源,一定要反复练习,分析出题规律,提高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