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法学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科目的考试中,应对策略是关键。客观题主要依赖于阅读教材和大量练习,而主观题则需在考前进行全面且狂热的记忆。关于考试技巧也值得一提。我个人的政治成绩算是中规中矩,但我对此已经感到相当知足。时间管理至关重要,我将大约半小时用于解答选择题,然后全力以赴地解答大题。然而,由于对哲学和历史大纲的题目把握不足,我决定把它们留到最后,结果前三道大题耗费了过多时间,导致这两道题只能匆忙且简略地作答,尽管如此,我还是感到相当满意了。
考研英语方面:
在冲刺阶段,建议这样安排:首先,回顾所有题型的笔记,迅速温习一遍。接着,着手进行13至19年的真题练习,除了作文部分。每完成一次练习,记得采用“3遍式”深度解析阅读部分。此外,每日抽出半小时到一小时,按主题记忆大小作文,确保在考试前覆盖所有可能的话题。当然,别忘了利用闲暇时间快速浏览单词。如果时间允许,你也可以选择做一些模拟试题来保持手感。市面上,绿色封皮的模拟题相对容易,张剑的难度适中,而何凯文的模拟题虽然较难,据说能带来不少收获,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每天大约投入2.5小时左右的时间进行复习。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法理学,理解并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是基础。深入阅读经典教材,如张文显的《法理学》,理解法律的本质、功能和价值,关注法学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也是必不可少的。凭做历年真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宪法学方面,要对我国宪法的基本结构、公民权利与义务有深刻理解。特别要注意的是,宪法的解释及其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建议阅读周叶中教授的《宪法》,多关注宪法案例分析,这对答题时的应用非常有帮助。
中国法律史的学习需穿越历史的长河,理解不同历史时期法律的发展脉络。重点掌握各个时期的代表性法律文献,比如《唐律疏议》、《大清律例》等,并了解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作用。结合历史事件来学习,能使记忆更为深刻。
民法学和刑法学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民法主要研究的是个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刑法则涉及犯罪与刑罚的问题。在学习这两门课程时,不仅要大量的法律规定,更要理解这些规定的背后逻辑。推荐王利明的《民法总论》和高铭暄、马克昌的《中国刑法学》,凭案例分析提升自有的法律思维能力。
学习过程中,我强调的是“理解”非死记硬背。每读一遍书,都要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将理论知识与现实案例相结合。定期复习和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参加讨论小组或者找一个学习伙伴,共同探讨问题,会大大提升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