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复习政治主观题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另一部分则是其他相关知识点。在初次接触1000题时,就要同步强化马哲的学习,尤其是各章节末尾的习题,通过这些题目来深入理解材料,培养找到相应理论点的能力。对于非马哲的部分,只需紧跟肖大大编写的肖八和肖四,这些已经足够充分准备了。十一月份起,我并未阅读精讲精练或类似全面复习书籍,听说提早阅读的同学也收获不大,除非你对政治理解深入且有高要求。我选择了迅速过两遍1000题,起初状态不佳,但后期逐渐改善。接着,我完成了肖八、米六等资料的选择题,并在风中劲草中标注出高频考点,仅做了最近五年的真题。最后的备考期间,我尽可能地做了市面上能找到的所有资料,如肖四大、米三大、蒋五大、任四大等。对于主观题,肖秀荣的资料是绝对重点!除了肖四,我也浏览了徐涛的小黄书,觉得颇有帮助,但我没有专门去背诵。
考研数学方面:
我使用的复习资料包括《李永乐全面复习指南》、《李永乐历年试题权威解析》以及《李永乐模拟测试六套卷》。对于数学爱好者张宇的系列书籍,如《高等数学18讲》、《线性代数9讲》、《概率论9讲》、《8套模拟卷》和《4套模拟卷》,我也有所涉猎。数学是我最早着手准备的科目,早在大三的寒假就已经开始了。虽然在高中时期我的数学成绩不算短板,但也称不上特别擅长数学。因此,我认为我的学习策略可能对那些数学基础中等的同学比较适用。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来说我一开始买的红宝书那个大单词书,背了没两天就不行了,因为一上眼,好多都不会。超级打击。后来我就看朱伟的恋练有词。他是30个单元,先讲单词,再讲真题句子,部分是三个的。我是用了一个多月看完了,基本就早晨一个,晚上一个。跟下来,你能记下一些单词,最起码能坚持下来,干背真的很无聊,最后就是暑假一次,然后十一月开始再一次。。。我是后来又买了道长的考研词汇书,里面有个十天计划,有个二十天,大家可以用那个二十天的,因为十天那个真的相当费时间,根本挤不出来。。我就看过这三本,当然你要是有能力能背下来,买哪本都是一样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光学,作为物理学的重要分支,它在我所选的专业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这门课程主要涵盖了光的产生、传播、干涉、衍射、偏振以及量子光学等基础理论,也涉及到光纤通信、激光技术等应用领域。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对未来在电子信息领域的研究至关重要。
基础理论部分,如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需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物理原理。例如,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不仅是光学的基础实验,也是理解波粒二象性的关键。凭多做相关习题,你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衍射与干涉是光学的重点,尤其是菲涅尔区、夫琅禾费衍射等理论。这部分需大量的计算练习,配合物理图像的理解,做到熟练掌握。对复杂的问题,尝试用图解法或解析法解决,两种方法结合往往能带来更深的理解。
再者,偏振部分,要马吕斯定律和布儒斯特角等基本规律,理解偏振光的生成和测量方法。了解并掌握光栅、偏振片等光学元件的工作原理,对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
量子光学虽然难度较大,但它是现代光学研究的前沿,如光子统计、激光等概念,需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这部分内容建议提前预习,尽量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深入学习。
学习光学,除了课本,参考书和论文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光学实验,如使用激光笔观察衍射现象,或者自制偏振片观察偏振光,都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学术论坛,帮助你拓宽视野,解决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