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电气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方面,9月中旬开始准备(前提是你的英语和专业课学的都还好,如果英语和专业课不好的话就一定要提前准备,尤其是英语,专业课在平时上课好好上就问题不大,英语是慢功夫,不过也不用每天费劲的学,只要安排好计划,每天都背一点单词,每天都做一点题,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就好,切忌英语不要用大段的时间来复习,而是零碎的时间。)。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刷了一遍,政治大纲刷了一遍,风中劲草刷了一遍,没有刻意背诵,最后肖秀荣的讲真题刷了一遍,形势与政策方面随便看了看,因为我是文科生,选择题想来凭感觉,所以政治没有花太多时间,大题方面也只背了肖秀荣四套卷,我们这一年奠定了肖老师在考研政治中的领导地位,五题全中。
考研数学方面:
要掌握高等数学,需要投入大量努力,尽早复习是明智之举。这四本高数教材确实具有挑战性,我本人选择了较为艰深的《高数十八讲》和《线代辅导讲义》(我个人认为这是考研的最佳辅助材料)。选择哪种参考资料并不关键,关键是脚踏实地地完成每一项练习。我完成了两轮辅导书的学习,如果时间允许,强烈推荐做第三遍,随后再开始接触真题。在做真题时,分数不必过于挂心,它们并非衡量标准。整个学习过程可大致分为打基础、巩固提高和冲刺三个阶段。我的建议是,每个阶段都应提前开始,不宜延误,并且要严格执行计划。
考研英语方面:
作文是大家很容易忽略的一部分,我主要说一下这个的复习:这个分三步吧。第一步背诵范文,这让我饱受折磨但不可或缺。因为你脑子里一点东西都没有,无从下笔。不多不少,二十篇够用。基本类型都可以概括。第二部就是总结类型和框架。我没有特别刻意地总结,因为在背诵时大脑已经累计了相应的框架。我不提倡背模板,一方面容易记混、遗忘,另一方面套写生硬,容易引起判卷人反感。第三步就是写。这个一定要做,太重要,重要得我都不想说了。总之,如果你平时就只是看着题目想想,那么到了考场上你也就是想想了,笔不成句,还错字连篇。这样,也就宣告你完了。因为作文首先是印象分,卷面干净,笔迹工整,整体得分拿下。然后,不要跑题,这直接关系到划分为几等卷。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练习,因为现在很多是图画作文。有些同学的看图理解能力有待提高。举个例子,有一年的考题是两个残疾人互帮互助,后面是拐杖,主题是团结。有的同学却看成了残疾青蛙在逃跑,后面是枪,主题是保护野生动物。考官看至此,也是醉了。大家可以找来看下,真的是考研真题,你看了也会哭笑不得。最后就是文中多用长难句和高级词汇。举个例子“重要”这个单词,important就不如essential。而这两者的运用取决于平时的积累,所以我个人觉得,英语作文就是一面照妖镜,你是否修炼得道,一照便知。再提一下小作文,各个类型的格式都要烂熟于心,不要存侥幸心理,胡乱押题。比如有一年突然考了“告示”。好多同学就是因为不知道格式,白白丢了2分。至于内容,稍加练习,即可掌握。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路理论是电气工程的基础,它涵盖了电阻、电容、电感的基本特性,以及电压、电流、功率的关系。深入理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原理至关重要。这些基础知识不仅会在初试中出现,也是后续研究生阶段深入研究的基石。
网络定理是电路分析的重要工具,如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等,它们能帮助化繁为简,解决复杂的电路问题。我建议大家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定理。
再者,动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学习需理解频率响应、谐振、相位差等概念。特别是对RLC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理解,需结合复数来分析,这部分内容可能会在计算题中占据较大分值。
信号与系统的内容虽然不是电路科目的传统部分,但在实际应用中与电路紧密相连,特别是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熟悉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及其逆变换,能够帮助理解和分析电路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至于学习方法,我有几点建议。一是多做笔记,将关键知识点整理出来,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二是动手实践,凭搭建简单的电路模型,直观感受电路的工作原理。三是大量刷题,题目是最好的教师,凭做题检验理解程度,提升解题速度。四是讨论和互助,找到学习伙伴,共同探讨难题,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