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科是个理论性强且颇受考研者欢迎的专业,然而其挑战性不容小觑,主要由于需考核数学三。良好的数学基础能降低考取难度,否则可能会感到困难。此外,选择报考顶尖大学,尤其是位于繁华都市的名校,同样增加了竞争压力。相对地,报名普通高校,特别是二区的非重点大学,条件较为宽松,通常达到国家分数线就能参与复试。
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例如,如果你的本科专业是极度文科性质的,如汉语言文学,那么转而考经济学将面临不少挑战,毕竟经济学涉及数学,而汉语言文学学生在本科阶段并未接触此科目。反之,若本科专业偏向理科,想转向汉语言文学,也可能遇到难题,因为这需要扎实的文字表达能力,这对写作感到困扰的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
对于经济学硕士毕业生,未来投身证券、基金或银行,哪个更具优势呢?作为已经工作的金融硕士,我可以说,就业去向并不全由个人决定,尤其是在当前国内金融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就连过去大量招聘的银行也在减少职位空缺。若考虑证券公司,推荐投行业务和证券研究部门,这些岗位极具挑战性;对于热衷投资的人来说,基金(买方)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公募基金门槛高,通常接纳国内外名校的优秀人才,而私募则良莠不齐,有的专注股权,有的关注证券,建议选择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至于银行,很可能得从柜员开始,尽管过去银行工作令人向往,但现在行业内部也有其艰辛,许多银行员工近来纷纷跳槽,主要是业绩压力大。据我的观察,经济学硕士生毕业后,多数会选择进入银行业。
在就业前景方面,我认为专硕更有优势。专硕的学习负担相对较轻,顺利毕业并取得学位不成问题。其就业范围广泛,可在多种领域发展,并且拥有硕士学历通常意味着丰厚的薪酬待遇。当然,每个人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
在跨专业考经济学的难度排名中,金融学位居榜首。金融学是最热门的考研专业之一,以其高难度、高竞争和高复试分数线著称。以2017年中央财经大学为例,复试线为384分,实际要确保成功,分数应超过390分。竞争日益激烈,且跨专业考金融学的考生逐年增多,如数学、机械、计算机、物理、化学等专业的学生,他们通常数学基础扎实,同时,许多知名财经学院更倾向于录取这些专业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