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党的建设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主要说一下中期复习吧,这一阶段还是以做选择题为重心,把第一阶段做错的选择题再重新做一遍。通过第一阶段的复习之后,要思考自己在哪一部分或哪一章比较薄弱,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至于大题,你们可以看一看,训练自己理论运用于题目的能力。我当时把大题的复习放到了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没怎么复习大题,而是大量的训练选择题,因为即使有的知识点以大题的形式出现的机会比较大,其实他也有可能会出选择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训练多了,到时背诵也容易了,因为你已经看多了,记忆起来也方便。12月15日-考研结束:各种模拟预测题纷纷登场,这里首推肖秀荣的《8套卷》和《4套卷》,八套卷你都要当做考试一样对待,基本上三十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套,完成一套之后看下答案分析,纠错,在风中劲草上标注,如肖秀荣第三套第1题,就标注“肖8三1”。然后过几天4套卷就会隆重登场,基本是人手一套,不要迟疑,买来赶紧把客观题做了,按照之前的流程对待客观题。接下来就是万众瞩目的主观题,大家从开始到现在还没有接触过主观题,4套卷就是专门为了主观题准备的,如果你不想留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政治上,那就建议你只背诵4套卷的主观题,背诵的时候主要要挑关键词背诵,自己想法子变通式的背下来,切忌原封不动的机械背诵。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始终伴随着我的复习阶段,但我并未投入过多的精力。要记住的是,英语学习不能间断,即使在专业课程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也需保持一定的英语练习以维持语言感觉。首要任务是阅读,这是复习中最有效率的部分。我选择了张剑的黄皮书150篇(实际只有100篇)。起初,错误颇多,每道题目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大约完成20篇后,我就逐渐适应了考研阅读的风格。此时,可以开始做历年真题的阅读部分,每日精读并标记生词,解析复杂句子,理解错误原因,这一过程大致耗时一个小时。其次,作文不可忽视。许多人推荐王江涛的作文书,通过背诵范例作文能取得明显进步。我较为散漫,未曾背过任何作文,只是在复习后期每周尝试自己写作一篇。但我仍然建议扎实地准备作文,多积累词汇短语和复杂句式,多背诵范文,这是提高分数的关键。此外,书写清晰度也很关键,由于时间允许,我在英语主观题上都先打草稿再抄写到答题卡上,这对我非常有益。接着是翻译、完形填空和新题型。我认为每个部分每周做一道题就足够了。尤其是今年,新题型简单得难以置信。到了十一月中旬,可以开始做模拟试题。说到记单词,刚开始我试过使用大本、小本的单词书,还自行收集真题中的生词,掌握约两千个核心词汇后,每天都复习一百个,直至考试,这种方法非常有益。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关键在于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你需深入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如《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理解其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思想。关注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考试的重点。学习过程中,建议做笔记,梳理主要概念和理论关系,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
“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则更偏重实践应用。要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原则和方法,关注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分析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教育引导。阅读相关教材和研究论文,尝试从案例中提炼理论,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加深理解和记忆。
在复习策略上,我认为“精读+多练”是最有效的方式。对理论性强的内容,需反复精读,理解透彻;对实践性强的部分,则应凭模拟题和案例分析来锻炼思维。定期自我测试,检查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并及时弥补。
,合理安排时间也至关重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分配给每门课程固定的时间,保持连贯性。利用好碎片时间,如通勤、休息间隙等,巩固记忆或预习新内容。
保持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基石。考研过程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惑,但,只要坚持不懈,你一定能克服困难,实现目标。每一次的努力都不会被浪费,每一滴汗水都将化为未来的智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