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我觉得我付出时间较多也最有成效的,第一年政治报了班,但是由于比较依赖报的班,做题比较少。而且比较相信政治背肖四就可以了,汲取到第一年的经验,这一年我改变了学习方法,应该是进复试同学里最高的,政治过线要背肖四,要做好选择题,把教材看了看,从暑假就踏踏实实的做肖秀荣的1000题,每天看一章做一章,做完后用专门的错题本记录,每次做完后错题一定要认真地看,认真的看解析,找到你不知道的知识点,记忆。我的1000题应该是做了四五遍,第四遍和第五遍是只做错题,孰能生巧,肖秀荣1000题一定要好好利用。后期要多做各种模拟题,多见题。比如米鹏的模拟题比较像考研的题,肖八、肖四出来后也要同样认真刷题。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所有学科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部分,它能显著提升个人的整体成绩。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学习经验。首先,数学复习全书必须至少认真研读三次,以确保对所有概念有透彻理解。阅读时不应追求速度,能在九月底完成便很理想。此后,要坚持每隔一天就做一次真题或模拟题,以维持解题状态。考研数学的重点在于打牢基础,理解和掌握各个定理的推导过程至关重要。同时,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和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当题目难度适中时,提高正确率将成为你的竞争优势。对于计算精度不够的同学,可以尝试加快做题速度,留出时间检查;而一贯细心的人则可适当放慢节奏,首次解答就能确保准确性。此外,持续的练习量非常关键,每天都要做一些习题以保持敏锐度。即使复习进入尾声,也要每天抽出一到两小时专注数学。这一点务必牢记。
考研英语方面:
真心推荐购买张剑的黄皮书系列,它包含三大部分 - 基础辑涵盖97年至04年,经典辑覆盖05年至12年,而精选辑则是13年至19年,预计会更新至20年。首先从基础辑开始,然后过渡到经典辑,依次完成97年至04年及05年至12年的题目。把精选辑保留到复习冲刺阶段。最初,主要专注于阅读理解,随后再涉及其他部分。如果你愿意,也可一开始就完整地做每一套题。当你首次完成所有真题后,如果时间允许,应再做一遍,特别是经典辑的05年至12年部分。确保至少完成两遍真题,这是基本要求。真题极其珍贵,务必充分利用。由于考试在12月最后一周的周六下午举行,所以建议将英语练习安排在下午。刚开始做题时,不必急于求快,因为考研英语与四六级的考察重点不同,起初可能需要一小时甚至更久才能完成两篇,一篇文章可能耗费不少时间,甚至一个下午可能无法完成一套试题,初做时错误多也是常态。关键在于深入剖析试卷,不仅是错误的部分。现在分享几点提高作文分数的小贴士:书写工整;无语法错误;条理分明;词汇选择上不要一味追求复杂,要地道自然;避开刻板的模板;句子结构丰富多样;注意同义词替换,避免同一词语频繁出现。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数据结构的本质至关重要。数据结构并非仅仅是一系列的数据排列方式,是关于如何有效地组织、存储和处理这些数据的一种理论。它是解决问题,尤其是计算机科学问题的基础工具。深入理解线性表、栈、队列、链表、树、图等基本概念及其操作是第一步。
线性表和数组是最基础的数据结构,理解它们的特性如随机访问和顺序访问的区别很重要。栈和队列则是两种特殊的线性表,理解和掌握它们的“后进先出”(LIFO)和“先进先出”(FIFO)原则对解决许多算法问题有直接帮助。
对链表,你需知道它的动态内存管理和指针操作。树则更复杂,二叉树、平衡树(如AVL树和红黑树)、堆等都是重点,理解它们的插入、删除、查找操作以及性质是非常关键的。图的应用广泛,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是必须熟练掌握的图遍历算法。
排序和查找也是数据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冒泡、选、插入、快速、归并、希尔等排序算法要能够灵活运用。二分查找、哈希查找等高效查找技术也需深入理解其原理和适用场景。
在学习过程中,实践是检验理解的最好方式。凭编程实现上述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帮助你巩固理论知识,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刷题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LeetCode、HackerRank等在线平台提供了丰富的题目资源。
理解数据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角色也很重要。例如,在数据库系统、搜索引擎、图形渲染等领域,数据结构的选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性能和效率。结合具体实例来学习会更有助于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