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国际商务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准备的很晚,考试大纲发布以后,买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炼,1000题和讲真题。刚开始就是跟着老师复习,课下看精讲精炼,并用1000题来巩固,这个过程也花了不少的时间,整个一遍弄完也到11月中旬了,然后就买了肖秀荣的知识点背诵,当时就开始了狂背模式,但后来证明这部分的时间全部都浪费了,先不说背了之后没记住多少,就是记住了,考试能用得上的也很少。到了后来八套卷和四套卷出的时候,买了这两套题,选择题全部认认真真做了,大题背了肖四,没背肖八,因为有很多重复的,而且当时我认为肖四是浓缩的肖八,事实证明当时的判断是正确的,在我看来,能把肖四的答案都答上去,分数应该在平均水平以上了,而且全国所有的考生几乎答的都差不多,所以政治真正拉开差距的我认为还是选择题。至于选择题的话,要把基础知识掌握好,另外,习大大的各种讲话内容也要知道。
考研英语方面:
从十一月中旬起,我投入了作文的准备,交替练习大篇和小篇。我采取的学习步骤是首先阅读优秀范例,随后动手仿写,并自我修订,逐步构建个人化的模板。得益于坚实的语法基础,我能迅速掌握这些技巧,写出的文章也有些许雏形。我在英语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并不冗长,午后醒来会先处理完上午未完成的任务,接着用一个半小时专注于英语。那时段我的思维状态并未达到最佳,不宜深入钻研专业课程,倒是处理英语恰到好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国际商务专业基础”,理解并掌握基本理论至关重要。这包括但不限于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跨国公司理论等。这些理论既是学科的基础,也是分析实际问题的工具。我建议大家系统地阅读教材,对每个理论的起源、发展和应用有深入的理解,结合案例进行思考,使理论知识更加鲜活。
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需关注实时的国际商务动态。订阅权威的经济杂志,如《经济学人》,定期浏览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官方网站,了解最新的政策调整、贸易争端和市场趋势。这样不仅能拓宽视野,也能帮助你在答题时引用实例,增强论述的说服力。
再者,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也不可忽视。国际商务涉及合同谈判、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面,尝试凭模拟实习、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这方面的能力。例如,你研究一些公司的全球化战略,或者分析一次成功的国际贸易交易过程。
数学和统计学的应用在国际商务中十分常见。你需熟练掌握如何运用相关模型和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比如供需模型、成本-收益分析等。这部分凭做相关的习题和案例来强化训练。
语言能力是国际商务专业的另一大要点。除了母语,至少要掌握一门外语,最好是英语,因大部分商务文献和交流都使用英文。提高语言能力不仅意味着能更好地理解学术文章,也有助于未来的跨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