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国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认为我的计划基本上是合理的,毕竟大多数人都遵循类似的路径:从9月中旬到10月底,根据教学大纲或肖秀荣的书籍初次梳理知识点,并且疯狂地做1000题两次。后期,由于大家在答题阶段的表现相差无几,分数主要取决于选择题的准确性。对于1000题,有个小技巧,你可以购买两份,一份用于练习,另一份用来标注错误和做笔记。不用担心破坏书籍,我就曾将一本钉在一起的题目和答案撕开以便更好地查看……
我发现我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我做选择题时缺乏思考,犯了错误也不深究原因。我没有利用错误来理解为何出错,也没能对照大纲去查漏补缺。结果到了后期冲刺阶段,做模拟题时才发现自己错过了很多重要知识。所以我建议你们千万不要像我这样,务必珍视每次犯错的机会,甚至是期待多错一些,关键是要真正理解并改正错误。
考研英语方面:
我专注于完成英语真题中的填空和阅读部分。我首先通读全部文章以了解自己的错误程度。接着,我会挑出生词并查阅其含义,随后逐句进行翻译。不必担忧翻译得不够流畅,重要的是尝试转化为完整的文章。翻译完毕后,我会对比官方解析,纠正错误,并在旁边列出原文以供参考。对于做错的题目,务必回归原文查找原因。重新审视你的翻译和错误会带来新的领悟。每次修订后,满眼的红色批注虽显刺眼,但确实效果显著。这项工作从八月底开始,我尽力每天翻译一篇。至于阅读理解,新航道的那本书难度颇高,尽管每单元包含四篇文章,我仍设法每天完成两篇。我会记录所遇到的生词。即使未能全部完成,多练习总比无所事事有益。关键是要认真对待,若不对错题追溯原文,那么做题就失去了意义。对于写作,我没什么妙招,英语作文相对简单,但对于我这样的初级水平来说仍是挑战。我尝试自己动手写,然后在另一页抄录范文。作为一名初级学习者,就算不会写,至少也要努力背诵高质量的范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国学文献基础》,这门课程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包括但不限于《诗经》、《尚书》、《礼记》、《易经》等。我认为,理解和解读这些文献的关键在于深入研究其历史背景,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熟悉古汉语词汇和语法结构也至关重要,这将帮助准确理解文意。我建议大家多读、多背、多思考,尝试用现代语言重新诠释经典,这样既能加深记忆,又能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国学综合知识》则涵盖了更广泛的领域,包括儒、释、道、法、墨等各种思想流派,以及中国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对这类科目,广泛阅读和系统整理是关键。你选一两本权威教材作为主线,辅以其他书籍或论文进行深化。我习惯于制作思维导图,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框架。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帮助你巩固记忆并发现自有的弱点。
在实际学习中,我还发现参加学术讨论和实践活动非常有益。参加相关的学术社团,参与研讨会或者读书会,凭与他人的交流,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国学,提升自有的理论素养。有机会,尝试撰写论文或做些小课题研究,这将对理解深度有极大的提升。
我想强调的是,无论是哪一门科目,坚持和热爱都是最重要的驱动力。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自己,你会发现,每一步的努力都将化为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