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经历:在创建好大纲后启动复习,从9月持续到11月中旬,这是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要专心研读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掌握考试的基本内容,接着浏览浓缩的知识点,确保心中有底。在此期间,不断地练习1000题。一旦“小草”(可能是某本辅导书或资料)出版,就要深入研读,尽可能多地反复阅读,直至你的选择题得分稳定在40分以上。1000题做得差不多时,转向历年真题,尤其是近十年的题目,要多次练习并关注重复出现的知识点。对于十年前的题目,做几次来熟悉一下就行。除了肖秀荣的题目,也推荐尝试其他来源的选择题,如任四、蒋五等,但不必过于纠结正确率,主要是体验不同的命题角度,开阔解题思维。在11月底至考试这段时间是第二阶段,全力以赴地背诵大题,肖四的所有题目务必全部背熟,肖八也建议全背,至于其他的我不曾背过,所以不多作评论。
考研数学方面:
推荐教材:36讲+1000题+660题(诚推,题目真的好)+张宇8套卷。建议有时间有精力的同学,这两本书都做(李正元全书和高数十八讲),但每一本都至少保证两遍以上,这样数学一定能拿一个很好的分数。没有很多时间的同学,可这一本做就好了,把一本研究透了,也是很好的。
考研英语方面:
因为我英语很不好。传说中的语法什么的对我来说就是天书,我从学英语到现在都是凭感觉。之前做过黄皮书试卷版和张剑的阅读,这书分上下册,上册普通训练80多篇下册提高60多篇,文章很多我都是连蒙带猜做的,后来精读对我帮助很大,前期我做的糊里糊涂的真题都明白了,从阅读的背景到长难句到解题技巧都非常清楚,后期再做题的时候就能够站在一个阅读的宏观背景下去做,对于文章的中心和立意的理解就更加容易了,轻松了不少,作文自己写自己的模板,也就是每个人要知道自己每句话要写什么内容大体又是什么格式。有自己的模板可以提高自己写作文的速度,也可以避免抓到题目因为紧张而懵掉。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自动控制原理”涉及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如系统稳定性、可控性、可观测性等。这些基本概念构成了整个学科的基础,对后续的学习有深远影响。我建议先从教科书出发,耐心阅读,确保每一个定义和定理都能透彻理解,凭做课后习题来巩固这些知识。
深入掌握数学工具。自动控制原理离不开矩阵论、拉普拉斯变换、复变函数等数学工具。你需熟练运用这些工具去分析线性和非线性系统,解决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例如,拉普拉斯变换在求解系统的传递函数和频率响应中起到关键作用,状态空间模型则是理解和设计线性系统的重要手段。
再者,动手实践不容忽视。理论学习之余,我会用MATLAB或者SIMULINK进行仿真模拟,这能帮助我直观地理解控制系统的动态行为,也能训练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对一些复杂的控制系统,凭编程实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工作原理。
参与讨论和研究小组也是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不同的解题思路,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能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形成个人的知识框架,对复习和记忆也非常有帮助。
重视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的练习。凭做题,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及时弥补。定期的自我测试也能检验学习进度,你对考试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