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脉冲功率与放电等离子体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初期,建议先用精讲精练来学习,每完成一章内容就做相应的一章1000题,等两遍1000题做完,接下来就可以接触历年的真题选择题了。你会发现,真题与1000题有所不同,1000题侧重基础知识,题目的叙述通常简洁明了,一眼就能识别出考点。然而,真题更注重灵活性,题干可能包含大量信息,初看可能会感到困惑。不过别担心,习惯了这种风格,通过持续的训练,你会有所进步。进入12月的冲刺阶段(大约30天),推荐使用《肖.讲真题》、《肖4套卷》和《肖.时政》。首要任务是做《肖.讲真题》中过去五年的真题,全面练习选择题,以理解真题的命题风格。对于主观题,尝试列出你的思考点和关键术语。解析部分非常重要,务必仔细研究,看看专家如何分析问题并作答,最好能整理记录下来!对于政治大题,偏离主题的答案即便篇幅再长,得分也可能极其有限,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地区,分数更是严格。因此,掌握考研政治的答题策略至关重要!《肖.4套卷》的处理方式可参照《肖八》。顺便说一句,我只背诵了肖四和肖八的大题,没有涉及其他资料,连购买的辅助小册子也没用上。我在政治上的投入总计约100天,基础阶段每日花费1.5到2小时,强化阶段1.5到2.5小时,到了冲刺阶段则增加到2到3小时。尽管时间不算多,但我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这与我的复习策略、方向和方法密切相关!至于时政部分,可以参考《肖八》、《肖四》中的时政题目及额外补充材料。
考研数学方面:
从7月20日到9月,每天白天基本都给了数学,从10月多开始做张宇真题大全解,因为我觉得真题有30多年,我自己计划是每两天做完一张,一天做题,一天修改,这样做完真题也得两个月,所以分章节强化阶段最好在10月弄完。真题前面有挺多年的和现在的题型格式不一样,做的时间可以安排少一点,后面满分是150卷子的自己就都是按标准时间和打印了标准的答题卡来做和计分的。到12月多一点做完了真题大全解,后面就买了闭关修炼和8套卷,8套卷做的很吃力,所以后面对数学感觉有点慌,四套卷也就没买了,偶尔还会拿出以前做过的历年真题再看看来找点信心。
考研英语方面:
真题部分,真题我是从暑假开始做的,说实话是有点晚了。做的张剑的黄皮书,解析很清楚,又买了一份题。第一遍,我做了05年到15的。起初每一篇都是把不认识的词抄下来,把解析细细地看一遍。暑假过完,开学后每天依然坚持两篇阅读,做第二遍的时候仍然还会错一些自己错过的,这就是自己的薄弱地方,一定要记住。做第三遍的时候就快多了,差不多一天就能做完一张卷子阅读。我把近三年的真题留了下来,在后期做了三次模拟,然后继续按照上述方法多刷几遍。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电路理论的基础至关重要。这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以及电阻、电容、电感的基本性质。这些都是构建电路模型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一定要扎实掌握。我建议大家多做经典例题,凭实例加深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
深入理解电路分析方法。如直流电路的分析、交流电路的相量法、谐振电路、滤波器设计等内容。这部分需灵活运用,因考试中可能会出现复杂的综合问题。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一些特殊的电路形式,如RLC串联、并联电路,要熟练掌握其特性,并能迅速判断其工作状态。
再者,别忽视瞬态响应和稳态响应的学习。动态电路的暂态过程分析,需用到微分方程,这部分理论性较强,但也是考试的重点。凭画出波特图来理解系统频率响应,对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
对电路中的非线性元件和磁路部分,虽然在基础课程中涉及不多,但在研究生阶段会更深入研究,也需有一定的了解。这些内容可能不会直接出现在考研试题中,但对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我强烈推荐大家动手做一些实验,无论是简单的电阻、电容、电感串并联实验,还是复杂的滤波器设计,都能你对电路有更深的理解。凭MATLAB或Multisim等软件进行仿真,直观地看到电路的工作状态,这对理解电路原理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