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民俗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近年来,政治科目似乎变得相对容易得分,因为大部分答案都能在问题中找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掉以轻心。通常,政治复习是从九月起始,我推荐使用肖秀荣的完整教材系列,我个人非常推崇他。他的试题往往与考试趋势相符,只要跟随肖秀荣的书籍或其他权威教师的指导,按照他们的时间表推进即可。关键是要时刻留意更新的信息。接近尾声时,肖秀荣的四套卷和徐涛的小黄书是绝佳的押题工具,效果显著。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完成市面上所有试卷的选择题部分,无论是电子版还是印刷版。
考研英语方面:
只需要使用真实试题作为参考资料就足够了,但关键在于不断归纳整理。英语学习的一大特性就是归纳,不断地归类、总结。思考那些相似词汇常被考察的类别,你记录下来的易混淆词汇本就是应对这类问题的好工具,若还未进行总结,记得及时补充。同时,关注语境中的逻辑关联,哪些词组常常一起出现,以及那些依赖上下文理解的题目,判断其含义是相合还是相悖。做题的同时也要同步进行总结。我在暑假后才开始专注阅读部分,完成了97年至04年的阅读练习一次,而05年至20年的则重复做了三次。刚开始,我每天专注于一篇文章,首次限时完成,后续则深入研读,重点是翻译句子和解析句型结构,最后再深入剖析每个选项。到了第二轮和第三轮,效率会显著提高。
考研专业课方面:
社会学理论。这门课程需理解并掌握各种主要的社会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观点,如功能主义、冲突论、互动主义等。关键在于深入理解这些理论的内在逻辑,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分析中。我建议,首先要精读经典文献,把握每种理论的核心思想。凭做笔记和思维导图来整理思路,形成自有的理论框架。关注社会热点,尝试用不同的理论视角去解释,这样既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社会学研究方法。这门课涉及到统计学基础、调查设计、实验法、定性研究等多元化的研究手段。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是两个重要的环节。理解上,要清楚每种方法的适用场景、优点与限制;应用上,需动手实践,比如凭模拟研究项目,练习数据分析,或者撰写研究报告。对统计学,理解公式背后的含义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利用R或SPSS等软件进行实操,更直观地理解统计原理。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发现参与学术讨论和阅读相关论文十分有益。这不仅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也锻炼自己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定期自我测试,如做历年真题,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