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学了一遍马原和毛中特,但是这一周的课下来对大部分人来说可能记不住太多,所以我的建议是等到九月新一年的考试大纲出来之后再开始复习。我的第一轮复习方法是看一章节大纲的内容,做肖秀荣《命题人1000题》相应的题目,只做选择题,认真看解析。我也有买肖秀荣的《精讲精练》,但是因为这本书出在大纲出来之前,有些内容可能是旧的,所以我还是根据大纲复习。第一轮复习大概要花一个月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方面,今年的考试难度相对较低。依照学姐的建议,如果你的英语基础尚可,无需在这门科目上投入过多的时间,最好将重心放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我在词汇学习中,浏览了一遍朱伟的《恋练有词》,但最终记住的单词并不多,之后又熟记了《红宝书》的词汇,当然,《新东方乱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挑选哪一本并不关键。同时,学习单词的过程中,你也可以尝试理解并解析复杂句子,尽管我个人没专门看这部分内容,自认为长难句掌握得还可以,但建议大家还是系统学习一下,听说这对于将来阅读英文学术论文有很大帮助。当单词和长难句达到一定水平后,便可以开始着手历年真题,从1997年开始,真题需要多次练习,不必担忧记住答案的问题,重点在于深入分析,不断钻研,我到了后期的程度是仅凭一道题目就能确定正确选项。对于阅读理解,我也整理了一套答题策略。至于作文,我大约背诵了《高分写作》中的20篇必背范文两到三遍,今年的大作文与其中一篇颇为相似,所以我写起来较为流畅,然而这也存在风险,可能会与其他考生的答案撞车。特别提醒,千万不能依赖模板,尤其是在北京地区考试,很可能被判定为雷同试卷。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学的基础理论部分,理解并掌握教育的本质、功能、目的以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至关重要。这部分内容往往与实际教育问题紧密相连,不仅要理论,更要学会应用。我建议凭阅读经典的教育学著作,如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来深入理解和思考这些理论。
教育历史的学习不能忽视。从古代到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变迁和实践经验。我推荐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去理解各个时期的教育特点,这样既能增强记忆,又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再者,教育心理学是连接教育实践与个体心理的重要桥梁。需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动机、情绪等心理因素对教育的影响。多做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有助于深化理解和记忆。
教育法规部分则要求熟悉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明白教育的权利与义务。这部分内容凭做历年真题,了解常考知识点,并关注最新的教育政策动态。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读、思、练”三者缺一不可。大量阅读是积累知识的前提,深度思考能帮助将碎片化的信息整合为系统性的理解,定期练习则能检验学习效果,找出不足之处。找到一个适合自有的学习节奏和环境,保持好的心态,也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