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复习政治前要先看看往年的真题(我是后来才看的,现在想来还是复习前看比较好),然后就是看大纲和任汝芬的序列一,边看边做序列二。后来觉得看序列一不是很好,就只看大纲了。我认为没必要看序列一,但序列二的题要做,主要是做里面的选择题,分析题我都没怎么看,做选择题是为了知道哪些可以作为考点,这样再看大纲的时候更有主次。大纲我反反复复一直在看,看了几遍我也不记得了,就是每次觉得哪里不清楚就翻开看看。我从九月一号开始复习政治。我把红宝书(即大纲解析)这本书当小说似得,津津有味很仔细的看了两遍多,每一遍配合做肖秀荣的《1000题》,十月份风中劲草出来后,我放下了红宝书,因为实在太啰嗦了,考试嘛,还是要抓重点。每次做1000题都要在答案附近把自己上一次做错的选项写上去,下一次看的时候可以加深印象,错误率会大大降低。我的1000题扎扎实实地这样做了三遍。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我想强调的是,只要你投入真心去解题并尊重这门学科,它必定会有所回馈。关于数学的复习,我在大三下学期就已经开始着手。关键是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做出明智的选择。如果时间允许,浏览本科教科书能有效地唤醒你对知识的记忆。那时,我仔细梳理了教材中的考试重点,并挑选了一些课后练习来巩固。暑假期间,我购入了660题集,尽管其中有些题目难度超过实际考试,但它对初期复习确实大有裨益。进入九月,我开始专注于真题训练。到考试那天,我对数学充满了信心。
考研英语方面:
我觉得英语最头疼得就是单词了,初期复习做阅读最大的障碍也是单词。大家多年的共识一般都是基础阶段专攻单词,我也如此。基础阶段背单词的同时,辅助的做些考研阅读的入门练习。单词要每天背,反复背,到暑假之前,我发现大纲要求的5500单词基本看到都能想起含义了。英语阅读的辅导书我买的是张剑的真题,一直都只研究真题很少做其它练习,因为之前有经验说明,针对考研,真题以外的题目做了都没有意义。做真题以外的题目能提高英语水平,但是却不能有效地提高考研英语成绩!(如果想做建议在基础阶段,暑假后要全部看真题)作文我是从10月份开始背诵和练习的,先是选些近十年真题的优秀范文背诵,然后结合辅导班老师讲的模板写出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的模板,然后让老师给批改一下,把自己写的模板背熟背透。最后1个月每天都自己写一篇,不断强化自己的模板。总体来说,只要你背诵任何一本包含大纲词汇的单词书+英语历年真题+背诵文章,分数一定不会让你失望,也绝对会过线。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电路”这门课,基础理论的理解至关重要。电路理论是所有电气工程学科的基础,它涵盖了电阻、电容、电感的基本性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概念。我在学习时,不仅注重公式记忆,更重视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例如,凭构建实物模型来理解电流的流动,这样能帮助我更好地应用到复杂电路的分析中。掌握电路的分析方法,如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做大量的习题是提升解题能力的关键,尤其是历年真题,它们能你熟悉考试的风格和难度。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相对抽象的课程,它主要研究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以及系统的响应等问题。理解系统的时间域和频率域表示,以及Laplace变换、傅立叶变换等工具的应用是关键。在学习系统特性时,我会尝试将实际问题与系统理论相结合,比如音频信号的滤波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对拉普拉斯变换,我建议先从简单的函数开始练习,逐步提升到复杂的函数,以此巩固和深化理解。
对这两门课程,我都采用“看书-做题-反思”的循环学习模式。看书是为了理解知识,做题是为了巩固和应用知识,反思则是为了提升理解深度,找出自有的知识盲点。我还利用在线资源,如Khan Academy和Coursera上的视频教程,来辅助我的学习,这些资源往往能提供不同的视角和解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