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学科教学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本人政治开始复习是从9月份,个人感觉政治也没必要准备那么早,毕竟是记忆为主,看得太早了也不太能记得住。由于本人高中学理科,对于政治的一些类似马原之类的基本原理神马的在考研之前是一点也不会,马原的基本原理和毛中特的整体框架如果要是自己复习的话,对于理科生来说还是相对比较吃力的,后期要跟紧肖秀荣,肖老的考研押题不是盖的,考研题目发下来居然能押中原题。顺便说一下,政治的资料其实就是肖秀荣老师系列的整套用下来个人感觉就可以了,最后的肖八和肖四一定一定一定要买,后面的大题一定要全部背诵过关。
考研英语方面:
从三月份起,我会启动英语真题的学习,采用一套有效的“五步骤法”:首先完成习题,然后自己动手翻译全文(记得写下来哦),接着对照解析仔细研究题目,再对比个人翻译,找出差异,最后挑选出关键词汇和句型进行背诵。这样大约需要两个小时,如果上午的时间还充裕,不妨利用剩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随着熟练度提高,速度会逐渐加快)至于完形填空,虽然有人认为它的分数比重小,容易受运气影响,但我坚信通过认真训练是能够提升的。毕竟,做得好的人可能只会错1-2个,而差一些的可能会错10个以上。我大约在十月中期开始复习完形填空,起初做真题时,每篇错误通常在6-7个,偶尔状态好些,能控制在3-4个。但当我进行第二轮复习时,错误数量已经减少到3个以内了。(语言的感觉和上下文理解,还是要靠平时的积累,所以当你觉得晚上学习疲惫时,不妨观看一些英文电视剧来调节一下!)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综合”,这门科目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在复习时,我重视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将各部分知识串联起来。教育学原理是基础,理解教育的本质、功能、目标等基本概念非常重要;中国和外国教育史则需理解各个时期教育的发展脉络和特点;教育心理学则要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教学应用。我建议多阅读经典教材,辅以历年真题,理解和运用知识点。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我个人觉得更具挑战性的科目。它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批判思考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其基础,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关注时事,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及其影响,对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我通常会凭阅读新闻、学术论文,参加讨论小组等方式,提升自有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洞察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精读+笔记+练习”是一个有效的组合。精读是为了深入理解,笔记是为了巩固记忆,练习则是检验和提升理解应用。定期回顾和自我检测也必不可少。我还提倡跨学科的学习,比如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去看待教育问题,或者从历史的视角理解思想教育的演变。
保持好的心态也很关键。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需耐心和毅力。遇到困难时,我会选散步、冥想或者和朋友交流来调整状态,保证自己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