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土地资源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自始至终贯穿整个暑期,我专注于刷选择题,直至反复做了三次。初期两轮全面覆盖,标记错误,第三次则专攻错题。早晨记忆一部分,夜晚则对应实践一部分。对于分析题,我采取直接背诵的方法。到了后期,许多人都推荐使用肖四肖八,因其大题预测据说非常准确。我个人认为,最好是将辅导课程与肖四肖八相结合,尽管肖四的分析题目量大,要求熟记,但肖八可以稍作熟悉。参加考研班的优势在于能深入理解考试内容,避免在考场遭遇未预测到的问题时无从下笔。特别要指出的是,选择题应当在大量背诵分析题之前完成,否则后期可能会感到时间紧迫,顾此失彼。
考研英语方面:
我开始复习英语是在六月底七月初的时候,那时我先简单浏览了一遍绿皮书中的词汇,并将它们抄录在一个小笔记本上,尽管初次接触并未记住太多。进入正式复习阶段后,我每天早晨用大约一个小时来背诵单词,通常涵盖3到4个列表,其中包括前一天学过的两个列表以及新学习的两个。初期可以适度减少量,之后逐渐增加难度,有些单元的词汇既多又复杂,可能需要更多时间,而对于那些词汇量较少且易懂的部分则可迅速掌握。晚上临睡前,我会再次温习早上的词汇,时间长短不拘,只要完成记忆目标即可。到了后期,我减少了对单词的记忆时间,最多只用半小时,原因是增加了作文部分的学习,需要重新分配时间。关于记忆单词,我发现快速重复至关重要。许多人会因个别难以记住的词而浪费过多时间,但实际上收效甚微。这并不关乎你的记忆力好坏,面对困难的单词,适当地多投入些时间去熟悉是可以的,但不宜过久。确保每个单词的词性和含义都牢记于心,因为在考研中,考题往往会涉及一些不常见的意义。人的记忆是呈衰减曲线的,所以需要通过反复复习来加深印象。因此,我选择每天滚动学习少量新词,同时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回顾前一天的新词汇,晚上再加以巩固,这样的方法对我来说效果良好。当然,如果你已经是英语高手,可以不必采纳这个建议。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公共管理学,这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公共政策分析、行政管理理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我在复习时,将重心放在了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上。比如,理解“公共选理论”如何解释政府行为,或者“新公共管理”如何影响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等。案例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会定期阅读并分析国内外的公共管理实践案例,这有助于我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土地经济学则更偏重于经济理论和实证研究。我深入研读了土地利用规划、地价理论、房地产市场等方面的专业书籍,特别注意理解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市场化配置及其社会经济效益等问题。掌握一些关键的模型和公式,如地租理论、供需模型等,对解答计算题非常有帮助。我还经常凭做历年真题来检验自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这对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很有帮助。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记忆并重,但更强调理解。我习惯先通读教材,了解整体框架,逐步细化知识点。我也会制作思维导图,帮助自己梳理知识结构。对难点,我会多次反复,直到真正理解和掌握。至于记忆,我倾向于使用联想记忆法,将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的实例联系起来,使得记忆更加深刻。
我强烈建议大家找到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合理安排时间,适时休息,保证身心健康。多与同学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共享资源,大大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