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复习不必着急,从下半年9月份开始复习足够了,我是在出了考纲之后开始系统复习政治的,那时候我的英语单词书已经背了二遍,张剑的阅读黄皮书已经做过一遍,专业课看过两遍书。由于我是理科生,没有文科生那么好的政治底子,因此月份之后我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复习政治了。政治中哲学,马克思是重点也是难点,建议下一届多抽点时间好好复习一下,每年的多选题,单选和论述都会有,并且比较难理解,是拉开差距的地方。政治不建议自己去看考纲,因为里面知识点太多。建议基础不好的同学还是报一个班比较稳妥,毕竟老师会比较重点的给你讲解。除了上课,考研必备就是需要做大量的习题来稳固你的理解和加强你的记忆,推荐练习风中劲草的习题和肖秀荣的一系列的习题,特别是考前的最后几套题,因为我觉得里面的知识点比较贴近,并且题目答案解析比较明确。到了12月份左右。就像今年政治考题比较偏,很多重点热点都没有考,大题出的也比较怪,那么如果你一味的把宝压在机构上那么会吃很大的亏。当然今年考得难,明年应该相对会简单一点,下一届考政治应该会有福气哈。
考研数学方面:
模拟题—440题:开始做模拟题是在10月份,买了李永乐的440题,个人感觉有部分怪题,我当时感觉不会考,就没有做,其实我也不会,选择填空非常好,一道题涵盖的知识点非常多,能锻炼你的发散能力和联系能力,可以让你想尽各种办法,所以要重点做,还有除了怪题之外的其他题,很基础,其实不难,耐心做就能做出来,大家不要害怕。复习全书一遍后,张宇36讲一遍多(有选看),之后复习全书第二遍,习题整理一遍,发现有框架感、体系感了,当然这和之前的基础紧密相联。错题往往是易错点,重点难点,今年教训,自己整理的错题没来得及看,后期刷题刷的太厉害。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一门需要持续积淀且易消退的科目,这一点在词汇学习中尤为明显。因此,背单词应从考研筹备的第一天起,直至考试前夕的最后一晚。这不仅包含市面上各类单词书中超过5000个词汇,还涵盖了由此衍生的常用高频短语,以及你在研读历年真题时遇到的陌生词汇和短语,甚至是你在准备写作时积累的词汇表达。可以说,记忆单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第二个关键阶段是真题练习,特别是阅读理解部分。真题在英语备考中占据核心地位。当你大致掌握了单词,便可以开始进行真题阅读。建议先从早期的英语阅读真题入手,我习惯以每篇15分钟的速度独立完成,随后核对答案,查阅新词,逐字逐句在笔记本上翻译并对照答案修订(此过程也能提升翻译技巧)。接着,要找出每个问题的考点及设题陷阱。复习的过程虽艰难,但持之以恒将显著提升你的英语水平。我就是这样反复研究了真题大约三遍,到了实际考试时,感觉相当不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子系统综合涵盖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处理器原理、嵌入式系统等多个领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模拟电路部分,你需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基本的放大器模型,如共射极、共集电极等,电源电压、负载电阻、频率响应等问题也是常考点。对数字电路,二进制运算、逻辑门电路、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内容要熟练掌握,尤其是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的设计及分析。
微处理器原理的学习,理解CPU结构、指令系统、中断系统、总线协议等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比如设计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或者解析一段汇编代码。嵌入式系统的学习则需结合编程实践,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如任务调度、内存管理、设备驱动等,并凭实际项目提升动手能力。
学习过程中,我个人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对每一个知识点,不仅要理解其原理,还要凭做题或实验来加深理解。例如,自己设计电路进行仿真,或者编写小程序去实现某个功能。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好工具,凭它们你了解考试的风格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复习。
团队讨论和答疑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与同学一起探讨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知识,教师或学长学姐的答疑解惑则能帮助你避免走弯路,节省时间。
保持好的心态也是考研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复杂的电路图和海量的知识点,可能会感到压力,但,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积极的心态是克服困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