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机械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好像是9月底吧,政治出大纲的时候开始看就行,同时,我觉得报一个辅导班还是很有必要的,政治这种东西枯燥乏味得很,要不是因为老师讲恐怕我会最后一个月才开始看吧。第一遍,看风中劲草核心考点+大纲解析,每天1-2章,看完立刻做对应的肖秀荣1000题,或者做风中劲草的题,都可以,做题主要是为了巩固知识点,大概1个月最多40天结束。第二遍,1000题做错的重点再看一遍,肖八上新了立刻买,重点做选择题,大题看哲学题,其他的随便看看,大概10-15天结束。第三遍,大概12月初了,肖4,全部做,全部背!!!一定全部背!!!20天20题有时间了也可以背下。这个时候可能觉得自己选择题错的有点多,可以重点复习下选择题,任4,蒋5,石磊,风中劲草最后压题等,可以都做。
考研数学方面:
考前一个月左右就是总结阶段加做真题阶段:这个阶段我的感觉是复习起来很轻松,因为之前训练的缘故,我一直告诉自己:你已经由量变发生质变了,所以见到题就大概会有个思路,所以比较轻松。这个阶段主要就是每天一套真题,然后对答案,把错的题圈出来,思考为什么错了,哪个知识点的问题还是一时大意,一时大意的用斜杠圈出,然后在做一次,做对再不用管,做错把斜杠变成三角形,表明这个题知识点不清楚,下次复习可以在看看,然后在笔记本上记录对应的知识点,常常翻阅。数学一直是我的优势学科,最后考试考得低是因为我总是马虎算错数,诶,怎么改也改不了,请不要关注在这个点上了。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比较有把握的科目,底子还可以,复习起来难度不是很大,马马虎虎了。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的基础不好(单词量很少,阅读里的长难句很难读懂,写作没有想法),现在可以去大量记忆单词,不管有多难,每天都最好拿出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去记忆,或许效果很有限,但坚持到年底,就会有成果,个人认为如果认识的单词过少,那么英语的考试将会很难,长难句我没怎么细致研究过,都是上课老师讲过的我记了笔记,不懂的时候看看就好,真题中逻辑性的把握,命题者的思路是更为重要的,这个需要真题去训练,慢慢你会发现其中的奥妙,作文方面我没有准备任何的模板,只是在平时积累了一些比较好的长句和短句,效果还不错,如果你觉得自己写有困难,可以去看看那些模板的书,毕竟还是有不错的内容。参考书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系列,还有单词(乱序版),别的没有看过。
考研专业课方面:
《传热学》是一门研究热量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它是机械工程的基础课程,对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这门课的内容主要包括热传导、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三大块。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理论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灵活运用。
在热传导部分,理解傅里叶定律,掌握一维稳态和非稳态热传导的计算方法是关键。对多层壁结构的热阻分析,需熟练运用叠加原理。了解各种材料的导热性能,如金属、非金属、液体和气体等,这对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
对流换热是考试的重点,要理解并掌握尼古拉-兹维基公式,学会凭实验数据拟合得到对流换热系数。外部强制对流和内部自然对流的处理方式也需熟记于心。
辐射换热相对较难,黑体、灰体的概念以及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是基础。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用于计算黑体辐射功率,普朗克辐射定律则解释了不同波长下辐射能量分布的规律。理解并能计算辐射网络,是这部分的关键。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以理解为主,死记硬背只会事倍功半。尽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例如,思考空调如何调节室内温度,或者冰箱为何能在低温环境下保持内部冷却等。做题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历年真题,它们不仅能检验理解程度,还能你熟悉考试的出题风格。
,我推荐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比如绘制热力图来帮助理解热量流动,或者利用模拟软件进行动态演示。这样使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加深记忆。